|
eLife对其发表研究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它将发布所有提交给同行评审的论文,以及审稿人的报告。上个月宣布的这一举措引起了褒贬不一的反应。
荷兰咨询公司Sesame open science的开放科学分析师Bianca Kramer说:“这对出版业整体来说是一个重大改革。它将同行评审的重点从把关工作转变为对研究质量的公开评估。”
其他人则表示失望,称如果eLife停止以同行评审报告为基础拒绝论文,它的声誉将受到损害。
10月28日,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逆转录病毒学家Paul Bieniasz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eLife的现任领导接管了我最喜欢的科学期刊之一,并扼杀了它。”“eLife所享有的巨大声誉,建立在包括我自己的实验室在内的许多实验室有选择性地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在被抛弃。”
eLife不再拒稿
公开同行评审的想法并不新鲜。自2021年以来,eLife本身一直在发表其接受和拒绝的论文的评论(也是在去年,该杂志开始要求所有提交的研究首先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其他出版商,比如总部位于伦敦的平台F1000 Research,也是立即发布投稿手稿,然后添加同行评议报告。
在以前的系统下,科学家在eLife上发表文章需要支付3000美元,但现在这一费用已减少到2000美元。根据10月20日一篇宣布这些变化的社论,该杂志“将不再在同行评议后做出接受/拒绝决定”。取而代之的是,它将公布所有送去同行评议的手稿,以及审稿人的报告。论文将附有eLife评估,以让读者了解该工作的重要性(这一元素使该模型有别于其他发表后的同行评议系统,如F1000 Research)。
论文发表后,作者可以选择是否根据审稿人的建议进行修改,并将论文重新提交给eLife,或者将其发送到其他期刊进行审查。审阅过的预印本的每一次迭代都将收到自己的数字对象标识符(DOI),这是分配给研究文章供参考的唯一数字和字母字符串。一个独立的“保护伞”DOI也将被分配给论文,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不变。在任何时候,作者都可以指定一个特定的版本作为记录版本——大致相当于在传统期刊上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
eLife won’t reject papers once they are under review — what researchers think (nature.com)
这些改变将立即生效,并将成为希望从2023年1月起在eLife上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的唯一选择。
eLife表示,它的新系统将大大加快出版过程,让作者不必等待数月才能看到他们的作品是否通过同行评议。eLife的执行编辑达米安·帕丁森(Damian Pattinson)在10月份宣布这些变化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同行评议的直接预印本。”
eLife使用的bioRxiv和medRxiv预印本服务器的联合创始人理查德·塞弗(Richard Sever)说,这些变化将迫使研究人员面对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即发表研究的期刊名称是论文质量的代表。“它试图阻止人们做的一件事就是这种算计的方法。例如,认为某人在eLife上有三篇论文,那么他一定很优秀。”他说,研究人员现在必须阅读这项工作和伴随的评论,以确定它是否可信。
Kramer说,在eLife发表文章的研究人员的价值仍然“与期刊品牌密切相关”,现在的声誉“建立在同行评审的质量而不是选择性上”。她补充道:“看看作者们会如何回应,将会很有趣。”
同行评议应该是一种诚实的,但又具有学术意味的对话。
英国诺维奇塞恩斯伯里实验室的生物学家索菲恩·卡蒙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期刊的“大胆”改变有许多积极的一面。他写道:“它让在职的科学家控制了出版过程。”他补充说,该杂志发表了关于预印本的决定,这些预印本是提交的,但没有发送给同行审查。“案头拒绝的决定应该公开透明。”
“人们会用机构和科学家/实验室的声望等代理人来决定他们对一篇论文的看法,”加拿大温哥华英裔哥伦比亚大学的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Guy Tanentzpaf在推特上写道。“这将不利于声望较低的研究所和早期职业科学家。”
在他的观点文章中,Bieniasz指责出版商是一个“诱饵和开关”,引诱那些通过在eLife杂志上发表自己最好的作品而建立起eLife声誉的作者。他补充说,他的第八篇论文目前正在eLife接受审查,这将是他在eLife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
帕丁森说,新模特不是一个诱饵和开关。“我们一直是一家致力于改变科学出版体系的创新出版商。经过十年的工作,我们觉得这个系统永远不会改变,除非有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供作者使用,而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案很少。”他说。
“我们知道研究人员重视高质量的同行评审和编辑主导的评估,但他们在不参与期刊系统的情况下无法真正获得这些服务,”帕丁森补充说。“现在他们可以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