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帕金森病炎症分子基础 精选

已有 12951 次阅读 2018-8-23 17:0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和老年痴呆症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也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虽然临床表现和受损伤的细胞类型都存在明显不同,但是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同样的特征,就是炎症反应和损伤线粒体清除障碍。但这些改变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都需要认真研究确定。《自然》杂志最新研究论文发现,对某些帕金森病相关基因进行修改,发现某些重要蛋白和线粒体自噬和炎症的密切关系。

Parkin是由PARK2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PINK1 (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 是一种蛋白激酶。能在整个身体的细胞里表达,在心脏,肌肉和大脑等耗能高的器官里的表达尤为突出。据推测在细胞应激期间,如在细胞有异常高的能源需求时,这两种蛋白具有保护细胞内的线粒体的功能。

PINK1 Parkin和泛素通路连接蛋白功能调节,泛素化是真对损伤蛋白进行清除的关键系统,也是线粒体自噬的重要辅助因子。当线粒体损伤或退化后,线粒体自噬可将线粒体碎片迅速和溶酶体融合隔离成囊泡。有证据表明,如果受损的线粒体不能有效被消除,发生帕金森病的风险会增加。存在这两种蛋白缺陷的老人容易发生典型的帕金森病表现,例如运动障碍、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和相应神经递质分泌障碍和神经组织炎症等。然而,缺乏PINK1Parkin的老鼠并没有观察到类似人类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和炎症反应。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工厂,但自身也容易被氧化损伤,一旦线粒体被破坏,不仅能量产生出现问题,更麻烦的是会大量制造有毒的活性氧,线粒体内DNA也会释放出来,所以线粒体出现损伤必须清除(如线粒体自噬),否则会带来大量活性氧和线粒体DNA给细胞带来氧化应激和炎症甚至死亡。动物蛋白缺陷缺乏帕金森病的变现这一奇怪现象,引起这样的疑问,到底是炎症反应,还是氧化损伤,才是影响线粒体自噬的真正关键因素。

过去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和增加线粒体基因突变都可以造成线粒体应激发生。缺乏PINK1Parkin的老鼠则对线粒体应激更敏感。于是作者给动物进行这样的应激处理。结果发现动物脑组织出现了典型的炎症反应和随后产生帕金森病的特征病理改变。研究结果提示,是炎症反应,而不是氧化应激,是导致帕金森病的更重要因素。特别有意思的是,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一些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症药物的患者发生帕金森的风险降低,这与现在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抗炎症是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策略。

 d41586-018-05988-z_16051388.jpg

PINK1 Parkin如何导致炎症反应。

PINK1 Parkin异常与帕金森病发病存在关系,缺乏这种蛋白的动物在去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出现障碍。不过同样情况下动物并没有表现出帕金森病的特征,Sliter等采用剧烈运动和增加线粒体DNA突变的方法,诱导动物发生更严重的线粒体应激,结果发现可以激活一种炎症调节分子STING。当线粒体DNA进入细胞质,能增加炎症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这表明,PINK1Parkin具有预防炎症的作用,这给帕金森病炎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解释。

虽然流行病研究发现某些抗炎症药物能减少帕金森病的发生率,但这些药物往往存在副作用的问题,因此很难作为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又没有其它没有副作用也具有抗炎症的选择,我认为氢气是最值得考虑的选项。

氢气医学效应是最近10年才发现的新现象,但是氢气对人体没有毒性是过去数百年被科学界明确认可的结论,氢气生物医学效应的基础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没有副作用的抗炎物质,至今都是生物医药领域梦想的药物,但是氢气这种缺乏过于亲民的气体,缺乏结构复杂性和制备工艺复杂度,无法给医药公司带来额外的专利高利润,不能引起资本特别的兴趣,导致氢气医学发展难以走常规的贵族路线,只能是平民道路,或许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农村包围城市,氢气医学用效果说话,用事实证明自己对人类健康的意义,让真正为人类健康的氢气走进千家万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130724.html

上一篇:海水藻类尸体是影响云的关键因素!
下一篇:水到底能不能“治病”?
收藏 IP: 183.192.37.*| 热度|

3 杨正瓴 赫荣乔 孙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