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类认知是“从势到态”还是“从态到势”的问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以及科学认知理论中的一些深刻讨论。这两个说法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认知过程与思维模式。
从势到态:这个说法强调的是从外部的动向、势头、情境中去推测或理解事物的本质或状态。换句话说,人类首先感知到的是事物的“势”,即它们的动态表现或外部形态,然后再根据这些外部信息推测其内部状态或本质。这是一种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实质的认知模式。比如,面对一个物体的运动(势),我们会推测出物体的形态、速度、方向等属性,进而推测出它的物理状态(态),如动能、加速度等。很多情况下,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直接接触到物体的内部状态,而是通过外部的表现来进行认知的。
从态到势:这个说法则是强调从事物的内在状态开始,推测出外部的动态表现或发展趋势。即从已经知道或理解的事物的本质状态(态)出发,去推测它可能的变化、趋势或行为(势)。这种思维模式更多地注重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结构,通过对静态状态的理解推导出动态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很多时候我们会从已知的定律或原理(如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出发,推测某一物质或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和变化。这里是通过对状态的理解,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或结果。
综合来看,实际上,人类的认知过程通常是动态的,并且这两种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往往是从外在的势(现象)到内在的态(规律),或者是从已知的态到推测势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我们可能通过外部的表现去推测事物的内部结构,也可能通过已知的结构预测外部的动态变化。在不同的情境和领域下,这两种认知方式可能会有所侧重,而对于复杂的系统,人类通常需要在这两者之间灵活切换。
鉴于上问,再追问一个问题:人类的认知是从知到感还是从感到知?
“人类的认知是从知到感,还是从感到知?”这个问题涉及了知觉与认知的关系。它探讨的是,人类的认知过程到底是从先天的知识或已有的概念开始,还是从感官输入(感知)开始,再到理解和思考(知识)的过程。
1. 从感到知该过程强调认知过程从感官感知开始。也就是说,首先是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接收到外部世界的信息,然后这些信息通过大脑的处理、分类和整合,形成知识和理解。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认知过程通常依赖于感知输入来构建知识。这种观点与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相契合。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而感知是获得经验的主要途径。人类通过感官获取信息,然后通过思维、推理和反思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婴儿在出生时并没有任何已知的概念,他们通过感官接触到世界,逐渐通过经验认识周围的事物、事件和关系,最终形成概念和知识。2. 从知到感认知过程不仅仅依赖于感官输入,已有的知识、概念或框架也在感知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意味着,人类并不是单纯地从感知到理解,而是已有的知识、经验、期望、文化背景等因素会影响感知过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先入为主地影响对外界的理解。该观点与先验主义、结构主义等思想相呼应。它强调大脑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的解释者,已有的知识和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感知世界。我们看待事物时,往往会带着某种先入之见或已有的知识背景,这些先前的“知”在我们感知世界时就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我们看一张照片时,我们的感知不仅仅是视觉输入的简单反映,还受到我们过往经验和已知知识的影响。我们可能根据照片的细节、情境和我们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其中的含义,甚至有时候会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基于已有知识做出推断。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感知与知识的关系是互动的。人类的认知并非简单地从感到知或从知到感,而是一个动态、双向交互的过程:人们通过不断的感官输入(看到、听到、触摸等)获得新的经验,这些经验逐步累积,并最终转化为知识。我们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知识框架影响我们如何解读新的感官输入。例如,我们常常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感知信息进行解释,甚至有时候影响我们对感知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方式。
人类的认知过程既涉及从感到知,也涉及从知到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感知为知识的积累提供原材料,感官输入帮助我们建立对世界的基本理解。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框架塑造了我们如何感知和解释世界,甚至影响我们的感知方式和重点。因此,认知的过程既是感知的结果,也被已有的知识所塑造,二者相互作用、不断调整、不断进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