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风险 精选

已有 3890 次阅读 2024-3-27 06:00 |个人分类:2024|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快速发展可能是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之一。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会出现新的突破在过去的一两年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的快速发展和Sora的出现确实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冲击和震撼。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研究方面展现出了突破传统能力瓶颈的潜力,为各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然而,与此同时,AI技术的大爆发也引发了一系列担忧,如虚假信息难以鉴别、人类工作被取代等问题。根据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会出现以下新的突破:

1、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发展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人机环境系统智能是指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相互交互和融合的智能系统,它将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环境和用户的智能感知、理解和响应,进而为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带来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机会,同时也需要克服数据隐私、安全性等方面的挑战。

2、智能系统将更加具备自主学习、迁移学习、多模态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机器学习系统从未标记的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和模式的能力,即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从海量的未标记数据中提取知识,并进行自我完善和优化,从而减少对标记数据的依赖。这将使得人工智能系统更具普适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任务和环境。 迁移学习是指将在一个任务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相关任务上的能力,可以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来加快新任务的学习速度,提高性能表现。这种能力使得人工智能系统更具效率和灵活性,能够更快速地适应不同领域和任务的需求。同时,AI系统将更加注重多模态数据的学习、处理和理解,在视觉、语言、声音等多种模态之间进行联合学习,实现更智能的交互与决策。还有,为确保系统的安全,AI技术将更加注重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提高用户对AI决策过程的理解和信任度,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中国和亚洲地区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管控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风险并存,中国和亚洲地区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合作与创新,使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赋能,并有效管控可能带来的风险,实现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投入更多资源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投入,包括设置更多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项目,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能和知识。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鼓励开展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创新,培养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导力和发展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道德标准和责任分配,保障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规范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行为,确保数据隐私不受侵犯。要求人工智能系统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让用户和监管机构了解系统如何做出决策,并能够解释其行为。 强调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和风险,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倡导人工智能从业者遵守伦理准则,承担社会责任,避免人工智能技术被滥用或导致负面影响。

3、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实际应用和产业化。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各界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政府部门可以设立资助项目,鼓励学术机构和产业界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搭建人才培养渠道和机制,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4、 加强国际合作。可以通过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攻克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组织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推动国际间的数据共享和合作研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跨国合作和创新。通过国际组织或机构的合作,制定统一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合作规范,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之间可以加强沟通,签署人工智能技术合作协议,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合作。总之,通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合作与创新,中国和亚洲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同时有效管控可能带来的风险,推动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与共赢。


摘自CGTN 2024.03.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427037.html

上一篇:人机协同技术的“难问题”在于:
下一篇:完善Transformer架构与“Should”形式化的探讨
收藏 IP: 117.131.187.*| 热度|

2 贾玉玺 guest3195508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