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胡业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胡业生 唤醒人的悟性,开启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博文

历史自信的内涵及其生成的逻辑研究

已有 662 次阅读 2024-10-4 16:1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历史自信的内涵及其生成的逻辑研究

蚌埠学院  胡业生

1. 自信的内涵与界定

1.1 自信的概念及其多维度

自信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能力、价值和地位的肯定和信任。它体现在对自我的正面评价,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以及对未来的积极预期。自信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特质,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维度。从认知层面来看,自信源于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和客观评估;从情感层面来说,自信体现为对自我的满意和自豪;在行为层面上,自信则表现为勇敢尝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倾向。总的来说,自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个体对自我的全方位认知和评价。

1.2 自信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自信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主观层面的自信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主观感知和评价,它更多源于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而客观层面的自信则建立在个体实际能力和业绩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对自我客观价值的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一个人若缺乏客观的实力支撑,其主观自信就可能流于虚假和盲目;反之,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主观自信,也很难发挥出自身的客观能力。因此,培养自信需要在主观感受和客观实力之间达到恰当的平衡。

1.3 自信的理性基础与情感基础

自信既有理性基础,也有情感基础。从理性角度来看,自信源于对自我客观能力的准确认知和评估,建立在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比如通过实践检验和结果反馈,个体形成对自身专业技能或解决问题能力的客观认知,从而产生理性自信。而从情感层面来说,自信则源于对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如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等。这些正面情感体验强化了个体对自我的信任和肯定,进而促进自信的形成。可以说,自信既有理性基础,又有情感基础,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个体的自信心理。

1.4 历史自信的特殊性及内涵

除了个人层面的自信,我们还需关注一种特殊的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独特文化传统、历史发展道路、现实国力等方面的积极认同和内在自豪感。它建立在对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体现了一种理性自觉。与个人自信不同,历史自信更多体现为一种集体性自信,其内涵包括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等多个层面。这种历史自信不仅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直接关系到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1.5 自信的个人层面与社会层面

自信既有个人层面的表现,也有社会层面的意义。在个人层面上,自信能够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提高个人成就和幸福感。自信的个人表现包括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行为方式,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正面认知等。而在社会层面上,自信则关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一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具有强大的文化自觉、历史自豪感和发展信念,这有助于社会的团结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培养自信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1.6 自信与自尊、自我认知的关系

自信与自尊、自我认知存在密切联系。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主观评价,而自我认知则是个体对自我特征的认识和评估。自信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知和适度的自尊之上。具有清晰自我认知的人,能够客观评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形成恰当的自信。而自尊又是自信的重要情感基础,自尊越高的人越容易产生自信。但自信并非等同于自尊,过高的自尊可能导致自信的盲目性和虚假性,因此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总的来说,自信、自尊和自我认知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共同塑造个体的心理健康。

2. 理性历史观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2.1 理性历史观的内涵及其形成

理性历史观强调以客观、全面的态度看待历史发展,摒弃片面、主观的历史认知。它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事实,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对历史有更加准确和深入的认知。

理性历史观的形成,源于人类对历史认知的不断深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打破了单一、狭隘的历史观念,开始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认知历史。历史学科的不断完善,研究方法的日益成熟,推动了理性历史观的建立和发展。

2.2 理性历史观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

理性历史观与文化自信存在着内在联系。一方面,理性历史观为文化自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把握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入认知,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增强对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也是理性历史观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客观、开放地看待历史,摆脱固有偏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认知历史。

2.3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文化自信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只有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机制,我们才能对自身文化的形成及其内在逻辑有更加透彻的认识,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和影响力,就是源于其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有通过唯物史观的分析,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和内在逻辑,从而对其价值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和自信。

2.4 历史认知与文化传承对自信的影响

历史认知和文化传承是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对历史的准确认知为我们提供了客观依据,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文化的有效传承,使得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其有更高的评价和自信。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使得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有更深厚的感情依恋,这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2.5 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历史自信

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历史自信。只有对自身悠久灿烂的历史有深入的认知和自信,我们才能对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和不朽贡献有充分的认同和肯定,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反过来说,没有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自信,就难以真正树立文化自信。一些国家和民族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但由于缺乏对自身历史地位和意义的正确认知,反而难以对自身文化产生应有的自信和自尊。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深化对民族文化的历史根源、形成逻辑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民族复兴。

2.6 理性历史观的价值取向与文化自信

理性历史观不仅要求我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历史事实,还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究历史发展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的确立,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历史认知的深化,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这种认知必然会增强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同时,理性历史观还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到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更好地谋划文化自信的未来道路。

总之,理性历史观为文化自信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继续深化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自信,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3. 理性与情感双重维度的自信

3.1 理性自信与情感自信的区别与联系

自信是人们对自身能力、价值、前景等的一种积极肯定和确信。它既有理性的内核,也有情感的基础。理性自信源于对自身实力、知识、技能等的客观认知和理性分析,体现了人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而情感自信则源于对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体现了人的情感力量和心理素质。

理性自信与情感自信虽然存在差异,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理性自信为情感自信奠定了客观基础,有助于人们对自我有更加准确的认知和评价,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温暖、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会反过来强化和巩固人们的理性自信,使之持续发展。两种自信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们全面、健康的自我意识。

3.2 理性自信的逻辑基础与知性内核

理性自信建立在人们对自身能力、特质、价值等的客观认知和理性分析之上。它要求人们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这种理性的自我认知,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认知能力,以摆脱主观偏好和情感影响,达成对自我的理性认识。

理性自信的知性内核,体现在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断深化,认知不断提升。通过反复思考、分析、总结,人们能够逐步认清自己的特点、潜能和发展方向,从而建立起切实可靠的自信基础。这种基于知性的自我认知,使人们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3 情感自信的心理基础与情感体验

情感自信源于人们对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体现了一种内心的力量和勇气。这种情感力量,源自于人们对自我的满意和认同,以及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内心确信。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欣赏、被社会认可时,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增强对自我的信心。

情感自信源于人们对自我的内心需求的满足,如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当这些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时,人们就会产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增强对自我的信心和肯定。相反,如果这些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难以形成健康的情感自信。

因此,培养健康的情感自信,需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满足他们的基本情感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被认同、被尊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3.4 理性自信与情感自信的相互影响机制

理性自信和情感自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机制。一方面,理性自信为情感自信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坚实基础。当人们对自我有清晰、准确的理性认知时,就能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等有正确的评估和肯定,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自信。另一方面,良好的情感自信又能够强化和巩固人们的理性自信,让他们对自我有更加坚定的信念和确信。

这两种自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比如,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客观地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水平,这就增强了他的理性自信。同时,这种成就感和优越感,也会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他的情感自信。高度的理性自信和情感自信相互结合,使人们的自我意识更加成熟和均衡,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5 理性自信与情感自信的统一发展

理性自信和情感自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应该实现统一发展,共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一个人既要具备理性自信,对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清醒认识,能够客观评估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又要拥有情感自信,对自我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

理性自信和情感自信的统一发展,能够让人们建立全面、协调的自我意识。一方面,理性自信为情感自信提供了客观基础,使情感自信更加稳固可靠;另一方面,情感自信又为理性自信注入了内在动力,使之更富激情和生命力。

这种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自信,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这种全面的自信,人们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最大的潜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各种挑战,不断提高自我,实现可持续发展。

3.6 理性自信与情感自信的协调与平衡

在追求理性自信与情感自信的统一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协调和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过于偏重理性自信而忽视情感自信,容易导致人们过于理性冷漠,缺乏对自我的情感体验和内心力量。这种人可能具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科学的自我评价,但缺乏对自我的内心认同和热爱,难以真正激发内在潜能,实现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过于专注于情感自信而忽略理性自信,也会带来问题。过于倚重情感体验而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估,会导致自我认知存在偏颇和盲目性,难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自我。

因此,需要在理性自信和情感自信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良性互动。一个人既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科学的自我评价,又要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内心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和谐的自我发展。

4. 自信的社会建构与文化反映

4.1 自信的社会生成机制与传播过程

自信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特质和行为表现,其形成和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从微观层面上看,个体的自信产生于家庭教育、学校培养、同伴互动等社会化环境,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角色扮演中逐步养成的。比如,家长的语言表达、期望设置,教师的赏识鼓励,朋友的支持认同等,都会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塑造其自信心理。从宏观层面来说,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媒体舆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特定时期和地域内自信的社会生成模式和传播路径。比如,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往往有助于自信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相反,封闭保守的社会氛围、等级森严的制度安排,则容易抑制自信的社会生成。可以说,自信的社会建构是个体内心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2 社会结构与制度对自信的影响

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对个体和群体的自信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社会地位、阶层、收入等因素会影响自信的培养和表达。通常来说,地位较高、收入较好的群体,由于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易于建立起较强的自信心理。而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可和支持,自信的培养则相对艰难。另一方面,教育制度、就业体系、社会保障等制度性安排,也与自信的生成和传播密切相关。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公平的就业渠道、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有助于增强各阶层群体的自信;相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机会不公平、社会保障缺失,容易加剧社会阶层差异,进而挫伤弱势群体的自信心理。因此,优化社会结构、健全社会制度,对于促进全社会的自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3 文化传统对自信形成的制约与塑造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自信的形成存在着独特的影响。以中国文化为例,其重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应当服从于家庭、群体乃至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独立自主、勇于表达的个人自信。相比之下,强调个人价值实现的西方文化传统,则更有利于自信心理的培养和表达。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角色期望、言语交往方式,也影响着自信在社会中的呈现形式。比如,东亚文化中的 "谦逊有礼",与西方文化中"直率大胆"的自信展现存在差异。因此,文化传统的内在规范和价值取向,在塑造个体自信心理的同时,也为自信的社会化进程设置了一定的文化边界。

4.4 自信在社会空间中的表达与呈现

自信在社会空间中的表达和呈现,往往通过个体的言行举止、社交互动、工作表现等方式得以体现。自信者通常能够以积极主动、坦诚开放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在公众场合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去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相反,缺乏自信的个体则更倾向于退缩隐藏,缺乏主动性和表达欲望。同时,自信也可从社会地位的获取、事业成就的实现等方面得到体现。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取得卓越事业成就的群体,往往也展现出较强的自信心理和行为特质。可以说,自信的社会呈现,不仅折射了个体的内在品格,也映射了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

4.5 社会认同与自信的辩证关系

个体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当个体的能力、品德、地位等得到他人和群体的认可和赞许时,其自我价值感就会得到增强,从而建立起较强的自信心理。反之,若个体长期处于被边缘化、被忽视的处境,其自信便很难维系和提升。因此,社会认同与自信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同时,个体的自信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影响他人的认知评价。自信者通常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进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形成良性互动。因此,社会认同的获得和自信的提升,构成了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强化。

4.6 自信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差异性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会造就自信在表现形式和社会意义上的差异。一方面,自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呈现存在差异。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 "谦逊有礼",而西方文化更崇尚"直率大胆"的自信表达。另一方面,自信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也存在差异。通常来说,地位较高、收入较好的群体,其自信心理和行为表现更为突出,而弱势群体则相对缺乏自信。此外,性别、年龄等个人特征,也会影响自信在社会中的差异化呈现。总的来说,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会随着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群体特征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5. 自信与认同、权力、话语的关系

5.1 自信与个体认同、群体认同的关系

自信的建立与否,往往与个体的认同感以及所属群体的认同密切相关。强烈的自我认同和群体归属感,能够增强个人的自信心。相反,若缺乏认同感,很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渺小的情绪,从而难以建立起稳固的自信。

比如,一个人如果能够充分认同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并获得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人的认同,那么他就更容易形成积极自信的心态。相反,若一个人一直被周围的人贬低和否定,缺乏被接纳的感觉,那他很可能会逐渐丧失自信,对自我产生否定和怀疑。

同样地,对于一个群体来说,若成员之间能够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那么整个群体的自信也会相对较高。反之,若群体内部缺乏认同,成员之间相互猜忌,群体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削弱。

5.2 自信与权力关系的相互影响

自信不仅影响个体或群体的认同感,还与权力的获取和运用密切相关。一方面,拥有较强自信的个体或群体,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和话语权,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权力范围。另一方面,掌握一定权力的个体或群体,也更容易建立起稳定的自信心。

比如,在社会竞争中,自信的个人或团体往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处于权力中心的群体,也往往会培养出强烈的自信感,认为自己的地位理所应当。相反,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通常难以积累自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劣势地位。

5.3 自信在话语权争夺中的作用

在各种社会话语权的争夺中,自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较强自信的个体或群体,往往更能主导话语权,塑造符合自己利益的话语体系。反之,若缺乏自信,很难在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

比如,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中,自信的一方往往能够更有力地表达观点,凝聚支持者。而自信不足的一方,很容易被对方的言论所压制,难以有效反驳。又如,在媒体舆论的引导中,拥有自信的群体常常能够主导论述走向,塑造有利于自己的话语权力。

5.4 自信与身份建构、地位获取的关联

个体或群体的自信程度,也会影响到其身份建构和社会地位的获取。自信有助于个体或群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定位,从而更容易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反之,缺乏自信往往会导致身份定位模糊,社会地位难以确立。

比如,一个充满自信的个人,在社交场合常常能够展现出积极自信的形象,从而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相反,缺乏自信的人很容易给人以消极被动的印象,不易受到重视。同样地,一个自信的群体也更容易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获得应有的话语权和社会资源。

5.5 自信与文化霸权、话语主导的关系

自信还与文化 霸权和话语主导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掌握文化话语权的群体,往往拥有强烈的自信;另一方面,自信的程度也会影响到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话语权。

比如,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 Western 文化,其信奉的价值观和话语体系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信。相比之下,一些弱势文化group,由于长期被边缘化和压制,其自信心也较为薄弱,难以在全球文化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

反过来说,若一个群体能够建立起强烈的自信心,也更容易在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中取得主导地位,塑造有利于自身的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念。反之,缺乏自信的群体,在文化霸权的竞争中往往难以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5.6 自信与社会公平正义中的意义

自信的建立和增强,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较强的自信有助于个体或群体维护自身权益,抗衡不公平的待遇。另一方面,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有助于增强弱势群体的自信心。

比如,在面对不公平歧视时,自信的个人或群体往往更敢于表达诉求,捍卫自己的权利。相反,缺乏自信的群体,常常难以为自身权益发声。同时,若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实现,弱势群体也能够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总之,自信与个体认同、群体认同,以及权力、话语权、文化影响力等诸多社会因素都存在密切的关联。自信的建立和增强,对于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个体和群体才能真正建立起稳固的自信。

6. 自信的弘扬与理性化路径

6.1 自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自信是每个人都应当拥有的宝贵品质。在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自信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迎接新的机遇。有自信的人往往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出击,勇于尝试,从而获得更多成就和更好的发展。同时,自信还能增强人们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可以说,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重要基石,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的品格。

6.2 自信的培养与教育的作用

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学校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社会也要营造宽容、包容的氛围,给予每个人施展才能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认同。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帮助个人形成积极自信的品格。

6.3 自信与理性思维的互动发展

自信和理性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够帮助个人客观认识自我,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建立起适度的自信。另一方面,自信又能促进人们保持开放、积极的心态,主动学习,勇于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性思维。可以说,自信和理性思维是相互促进的,二者共同构筑了人们认知世界、应对挑战的重要内在动力。因此,在教育和社会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和公众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要重视自信的培养,让两者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6.4 自信在公共领域的表达与实践

在公共领域,自信的表达和实践尤为重要。有自信的人往往能够勇于发声,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他们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提出富有洞见的观点,为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他们在工作中也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此外,自信还能促进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说,自信是公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6.5 自信的理性化诉求与实现途径

尽管自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如何让自信的表达和实践更加理性化,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自信观念,摒弃盲目自负、自负自大的错误倾向,做到自知之明,与客观事实相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为公众提供充分的表达渠道,鼓励他们以合法、理性的方式参与社会事务。同时,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也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公众营造包容、理性的公共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自信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这些措施,自信的表达与实践才能真正走向理性化,为促进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6.6 自信与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关联

自信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一个充满自信的社会,必将拥有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同时,有自信的公众也必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构建更加包容、民主的社会贡献力量。可以说,自信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公众的自信品格,让自信成为引领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价值追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86-1453771.html

上一篇:自荐信案例
下一篇:浅论高效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逻辑与规则
收藏 IP: 60.170.29.*|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6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