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病”病原体致病能力的分子机制(Living in a vacuole) Legionella pneumophila proteins that regulate Rab1 membrane cycling 使得最常见的“军团病”(Legionnaire’s disease)病原体毒性如此之强的特 性之一,是其能够在宿主的巨噬細胞消化该细菌时“劫持”在巨噬細胞内所形成 的液泡的能力。这种液泡本来是宿主的酶消灭该病原体的地方,但该病原体能够 “劫持”这种液泡,并引导其被输送到内质网上,在那里细菌可以繁殖。现在, 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两种细菌蛋白已经被识别出来。DrrA蛋白能够打开一个分子 开关Rab1, 破坏其功能,以便让内质网和液泡融合。然后,当细菌已经安全地 进入内质网时,LepB就可以通过将Rab1开关关掉来掩盖该病原体的踪迹。 (Article p. 365; News & Views)
离子通道在膜电压作用下被打开的分子机制(Channels with potential) Portability of paddle motif function and pharmacology in voltage sensors / Atomic structure of a voltage-dependent K+ channel in a lipid membrane-like environment 依赖于电压的离子通道响应于膜电压的变化而打开,但发生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 却不清楚。由MacKinnon 及其同事在2003年所做的先驱性工作表明,该过程涉及 一种类脂暴露的“桨”状结构的运动,但这种运动的性质仍然存在争议。在两篇 互补性文章的第一篇中,Alabi等人通过证明这种“桨”状结构的功能在移植进 关系较远的通道中时被忠实保留下来的事实说明了这种结构特征的重要性。这项 工作还强调了膜内这一结构的移动性。 Long等人描述了被由类脂排列成的一个 类似于双层的体系所包围的一个被改变了的Kv1.2钾通道的高分辨率结构。 “桨”状结构中的临界正电荷被类脂和蛋白相互作用所稳定,这说明了该“桨” 状结构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响应于电压的变化而运动,将该通道孔打开。 (Articles pp. 370, 376)
人β2AR肾上腺素受体的晶体结构(A tough structure to crack)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2 adrenergic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大多数荷尔蒙和神经传递物质(因此也包括很多药物)通过G-蛋白耦合的受体 (被称为GPCRs)发生作用。除了Rhodopsin(已知最稳定的GPCR)是个例外之 外,这些蛋白的结构数据都难以获得。现在,在本期Nature杂志上同时也在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的几个合作研究小组利用大量不同方法,包括利用反 向激动剂Carazolol来稳定该受体结构的方法,对人β2AR肾上腺素受体的晶体结 构进行了测定。其结构与“暗”Rhodopsin的结构形成鲜明对比,这可以帮助解 释为什么制备大多数GPCRs的达到衍射质量的晶体是如此困难。 (Article p. 383; News & Views)
最亮超新星诞生于恒星碰撞(Collision course) A runaway collision in a young star cluster as the origin of the brightest supernova / Pulsational pair instability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most luminous supernovae SN 2006gy是一次极为明亮的超新星爆炸,也许比从一个巨型恒星核心坍缩所形 成的一颗典型的超新星能量高100倍。目前的理论认为,它的前身是一颗质量是 太阳100倍的恒星。这种结论与该超新星的光谱是相矛盾的,其光谱表明存在一 个氢包裹层,这种包裹层对一颗巨型恒星来说早在爆炸之前就失去了。现在,两 个研究小组提出了支持对该超新星做出其他解释的证据,它们都涉及到碰撞。 Simon Portegies Zwart 和 Edward van den Heuvel发现,在一个致密的年轻星 团中巨型恒星的碰撞频率足以说明SN 2006gy是有可能从这种大碰撞中形成的。 Woosley等人提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将这一最亮的超新星解释为由巨型恒星喷 射出的物质壳之间所发生的碰撞的产物,这些巨型恒星因为电子-正电子对的产 生而变得不稳定。 (Letters pp. 388, 390)
受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限制的极限测量精度已达到(Heisenberg’s the limit) Entanglement-free Heisenberg-limited phase estimation 在基础层面上,测量精度受限于所涉及的量子资源(如光子)的数量,而标准相 测量方案导致一种不确定性(标准量子极限),该不确定性与这一数量成比例关 系。理论上,应当有可能达到仅仅受限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一个精度。有少量 实验已经打破了标准量子极限,但此前没有一个达到海森堡极限,主要是由于需 要难以生成的奇异的量子纠缠状态。Higgins等人采用了另一种方法,该方法利 用了没有纠缠的光子状态,允许它们实现受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限制的相。这标志 着为实现量子增强的测量精度而进行的工作的复杂性有了极大降低。 (Letter p. 393; News & Views)
一种关于超材料的理论架构(Rainbow’s end) 'Trapped rainbow' storage of light in metamaterials 被称为超材料(Metamaterials)的含有具有各种不同形状和排列的金属包容物 的透明材料,能使光以不寻常的方式传播。Tsakmakidis等人介绍了一种关于超 材料的理论架构,该架构能使光完全静止。与以前对光进行减速和储存的方法相 比,这一新方法能够实现高耦合效率,同时允许宽带室温操作。在达到一个临界 点时,光线就无法进一步传播;由于光波的每个频率成分(或颜色)是在稍微不 同的地方被阻止的,所以这将导致一个“被束缚的彩虹”的形成。这项工作在两 个重要的现代科学领域——超材料和慢光(slow light)——之间架起了桥梁, 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在光数据处理和存储方面或在量子光学记忆装置的实现方面的 应用。 (Letter p. 397)
细菌之间的信号欺骗(Communication cheat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quorum-sensing bacterial populations 细菌之间通过小型可扩散分子的释放和感应(或群体感应)来进行的通信,被认 为是在种群层面上协调合作行为的一种方式。演化理论预测,彼此进行沟通和合 作的个体还能被骗子所利用,后者要么不发出信号,要么不对信号做出反应。现 在,对病原体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它们在细胞之间通过信号 进行联系来调控毒性因子表达)的种群所做的实验证实,信号和信号受体突变体 (或称“欺骗信号”)的确都有一个适应优势。但对欺骗问题的解决办法的确以 亲缘选择的形式而存在——近亲之间倾向于进行“诚实的”沟通。这些发现为在 人体细菌感染中所观测到的欺骗信号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解释。 (Letter p. 411)
Hcrt神经元的光刺激研究(Sleepers awake) Neural substrates of awakening probed with optogenetic control of hypocretin neurons 4月份Natur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可能性:也许可以开发 光疗法来治疗神经疾病。这项用组织切片和和线虫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表明,可以 通过遗传工程方法来处理脑细胞,以改变它们对不同颜色光脉冲做出反应的活 性。现在,一项跟踪研究表明,用类似方法可以改变一个活的哺乳动物的行为。 下视丘(Hypothalamus)中能够产生下视丘分泌素(Hypocretin)的神经元(称 之为Hcrt神经元)在从睡眠向清醒过渡的过程中是活跃的。通过遗传工程方法对 小鼠的Hcrt神经元进行处理,使其能够对光做出反应,然后用光对其进行刺激, 可以增加从睡眠向清醒过渡的可能性,更高的频率能造成更突然的唤醒。由于 Hcrt缺乏与嗜睡症有关,所以这些结果也许可为了解睡眠失调提供线索。 (Letter p. 420)
“凋亡”细胞信号的辨识及其受体(Apototic cells on the menu) BAI1 is an engulfment receptor for apoptotic cells upstream of the ELMO/Dock180/Rac module / Identification of Tim4 as a phosphatidylserine receptor 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程序死亡过程中,大量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避免正在 死去的细胞释放有毒物质。这些“凋亡”细胞将它们表面上的“磷脂酰丝氨酸” (PS)作为一种“来吃我吧”信号暴露出来。Miyanishi等人发现,受体Tim4 和 Tim1与吞噬细胞对PS的识别有关,而Park等人则发现,BAI1蛋白是哺乳动物巨噬 细胞中PS的一个受体。 (Letters pp. 430, 435)
RNA聚合酶-II还能以RNA为模板(NEW TRICKS) Molecular basis of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II activity RNA聚合酶-II(一种负责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第一步——转录的酶)过去被认为只 用DNA作为模板。但是现在人们发现,RNA聚合酶-II还能从一个RNA模板产生互补 性RNA产物。真核细胞中一个中心成分的这一新发现的活性很可能与基于小RNA分 子的基因调控机制有关。(Letter p. 445) 本期《自然》杂志的完整目录以及中文内容提要可免费在《自然》杂志的中文网 站 http://www.natureasia.com/ch 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