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总为自己担忧,主要是觉得读书的时间不够,很难保证。
我大概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那种笨人,慢热型人,接受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弱,前进缓慢。大概是在研二(2007年11月)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知识积累太少。所以,才意识到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就想保证花一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从有了这个想法到做好计划实施到现在,半年过去了,最大的感受是,读书时间很难保证。说实话,我现在的生活单调到不能再单调了,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早起晚睡,忙忙碌碌。
变化总比计划快。为了能让自己进步的快些,前进的好些,大学的时候就养成了做计划的习惯,尽管计划很多时候不成熟,甚至很大部分都没有实现,但它的意义还是很大。读研以后,计划显得更重要了,长远的,中短期的,现在我甚至计划到每天。可实际是,变化很快,计划的时候想不到那些杂事。
杂事挤掉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每天晚上总结自己一天干了什么的时候,发现都是在做事,在忙,但真正用在学习,或者自己论文课题上的时间并不多。像我现在泡泡科学网、中科院网、基金网之类,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而这些杂事里,一大部分是在帮导师做些研究辅助工作,跑腿干点杂事。因为导师的横向课题比较多而跨度大,有许多基础工作需要学生做,所以确实不得已。我坦承,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在许多方面也有长进,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时间少了,对我这样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自己充满了担忧,毕竟,在将来自我提升的时候肯定会受到限制,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不能去建空中楼阁吧。而那些真正能有所作为的人,大都有雄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债务比经济债务更可怕。因为过去学习不够努力,学到的东西不是很多,所以现在陷入困窘之中,觉得没刻苦学习其实也是一个很重的债务,要偿还,这个过程会很难。总有点老大徒伤悲的消极感,还好,没影响我偿还债务的决心和潜力。借用科学网人博文,应该分清“茫”,“盲”,和“忙”。幸好,我虽然有点忙,但好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欣赏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培养模式,也有点羡慕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第一年要去北京玉泉路那里学习,大概是专业和基础知识、研究基本技能、大师精神与科学前沿,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很大。他们一般一门专业课要上许多学时,就算是填鸭,也还是填了一些。而我自己的专业课,我亲历的某些老师,只上了一个上午,或者一天,给个题目,一门课就算结束了。加上读书时间不能很好保证,就觉得很有问题。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看来自己又要努力了。
虽然变化总比计划快,但计划还是要做的。
看来我也需要在“百忙之中抽空”去学习了。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