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了饶毅老师的博文《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2011年8月22日),虽然这篇博文内容已经是客观和客气、友好地提示到“人无完人 实事求是”,但在普遍存在着“非理性”拥趸的背景下,还是有点想法和意见要说:
不可否认的是,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至少在《迟到的报告》出版以前,在国内外只有一个人享受到了中国青蒿素的全部声誉,和饶老师所说的‘肯定她的作用并不埋没其他人的作用。’正好相反,博文中的这一结论现实中并不成立。
523项目中中国抗疟新药研发的参与者都知道,没有人否定过她个人的作用,但实际上她在极力否定其他人的工作。感谢饶老师提到了余亚纲、钟玉蓉等人的名字,但希望,既然饶老师了解到青蒿素在523项目中的历程,也应该提到罗泽渊、魏振兴、李国桥等人的名字,这样不更好、更全面吗?即使他们的工作是“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公开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作用以后进行的”,而且这句话里的重点名词是“青蒿作用”,而不是青蒿素!饶老师写的严谨,但读者可能不是。
既然饶老师知道了523项目的历程,也清楚她并没有交出原始资料,也清楚自己的名声和影响力,就应该慎重地对青蒿素发明这段历程进行科学性“标记”,即不能把标题只写成“青蒿素和XXX”,而具体内容在文中再解释,寄希望于读者、媒体通读全文和正确、全面理解其本意,甚至希望读者理解“青蒿”、“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结晶”等类似的名词。
因为这篇博文毕竟是公开给大众看的,也不是一般的科普读物!即使有很多人都知道,但更多的大众还都不知道的事实是:30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她一直是在争唯一,而不仅仅是第一!这是中国的523项目和抗疟新药一直被纠结之痛处,虽然现在中国发明的青蒿素类复方药物(化学药也是523项目重要成就)已经成为全球的抗疟功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饶老师博文中提到她不肯交出原始研究资料,不肯公开,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如果能借此博文促使中医研究院把当年研究青蒿素的原始资料从私人处收回、保存好,并向张大庆教授领导的研究项目组公开这份资料,使完整的青蒿素发明的历史档案流传于世,这将是更值得称道的影响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