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痛悼念朱兆祥先生
武际可
惊闻朱兆祥先生逝世,我们力学界又失去一位造诣很深的学者、失去一位贡献卓著、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失去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组织者与改革家。
通过前宁波大学副校长王礼立处我获知,朱兆祥先生(1921—2011)是1940年入党的老党员。1949年以后,他曾经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而奔走和辛勤工作。
1955年10月,根据陈毅副总理的手令,朱兆祥先生作为中国科学院代表赴深圳在罗湖桥迎接留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回国,并陪伴钱学森先生到一些地方访问和考查。随后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钱学森出任所长,钱伟长任副所长。而朱兆祥先生是所学术秘书,兼任力学所首任党委书记。他是协助钱学森和钱伟长筹建力学所的元老之一。
1958年在反右以后,受到不公正的处分,被放到中国科技大学做一般教员。这一去就是19年。他在这19年中,作为一个含冤的普通教员,那时学校对学生要求,“业务上向他学习,政治上与他划清界线”,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教书和研究都是十分认真的,他开展了非线性弹性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爆炸力学的研究与教学,并且有讲义和专著问世。即使后来在合肥参加建校的烧砖劳动中也是认真的。他是我国较早投入爆炸力学研究和教学的少数学者之一。
文革以后,对他的处分改正,此后他出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1985年又参加创办宁波大学,出任宁波大学的首任校长。
朱兆祥先生是一位关心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学者。
我和朱兆祥先生有过几次合作和接触。其中一次是1991年在他建议下,我们合作组织了一次“材料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的全国学术讨论会,参加组织的有四个人,朱兆祥先生领头,其余三人,余寿文、李国琛和我都比较年轻。那时朱兆祥先生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从年龄上说比我们要大出近二十岁,但是整个会议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他是那样平易近人,与他谈话很随便,讨论问题时很虚心向我们这些晚辈“讨教”。记得那次会议上,他还出面请学会前理事长郑哲敏先生、当时的在任理事长王仁先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俊奎先生到会作报告,他自己做了一篇动力稳定性理论方面的综述报告。出席那次会的有来自全国的70多人,会后还出了一本文集。
记得在几个人一次讨论会务的间歇,他拿出一个笔记本,原原本本地向我们讲述1981年4月2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周培源先生的文章《访美有感》。那篇文章实际上是在四人帮倒台以后,周培源先生系统地阐述他对如何办学的看法的一篇长文。朱兆祥先生说,他看到这篇文章后,认真阅读并且仔细做了笔记,一下清楚了如何办学。他把这篇文章作为他后来办学,包括在宁波大学任校长时的指导。我向他介绍说有教育界的大腕曾经批判那篇文章,他不以为然地表示,学校就是应当这样办。后来的事情发展表明,朱兆祥先生的看法是对的。周培源的那些意见,不过是世人对办好一所大学的常识和最基本的条件。在我国的条件下不仅不能够顺畅实现,还受到无理的批判,恐怕正是我们教育症结所在。
现在朱兆祥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学界长辈和良师益友,失去了一位感染我们至深的正直的专家学者。朱兆祥先生永垂不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