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利思戈宫(Linlithgow Place)坐落在苏格兰名城爱丁堡西边15公里,西洛锡安(West Lothian)地区的林利思哥(Linlithgow)。在苏格兰众多的城堡王宫中,她无论从地理位置、历史承载、建筑规模还是曾经的辉煌都是最杰出的之一, 但现在已是废墟一座。
在此宫众多的主人中,有许多苏格兰王,也有曾是大英帝国的印度总督林利思戈侯爵,但出生在此的玛丽一世(Mary I of Scotland,1542-1587) 无疑是最传奇的一个。
1542年出生于此的玛丽,在此住过6年。她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和法国权臣吉斯公爵之妹玛丽·德·吉斯的女儿。她的父亲获知了她出生的消息,曾预言道:“魔鬼与之相伴。它随一个小姑娘而来,也会随一个小姑娘而去!”然而他父亲在她出生6天后就因战败病辱交加而去世,在这之前他所有的男性合法继承人都已西归,所以玛丽出生6天便成为苏格兰女王,在她不愔人事时就成了政治砝码,开始了她诡谲、风情和血腥的一生。在她6个月时玛丽就被指婚英格兰的爱德华六世,9个月便被正式加冕为女王,由其母亲摄政。她登基不久,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协议破裂,英格兰和苏格兰再次战乱。当时的英格兰王就是贯名历史的亨利八世,他居然派兵杀进苏格兰来抢婚,但躲进密室的玛丽躲过一劫,后在战乱中她又逃到一个修道院避难。亲法的母亲找来法国人帮忙,在英国撤军后她便脱英委法,与法王子弗朗索瓦(Francis Farnley,Dauphin of France)签订了婚约。于是她5岁便飘洋过海去法国当了政治童养媳,在法国王宫里,天资聪慧的玛丽是宠儿。她受到了法国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除了母语苏格兰语,她还掌握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并学会了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还学习了散文,马术,训鹰术和缝纫。15岁,她与法王子完婚。一年后,丈夫登基成了弗朗索瓦二世,她成了法王后。 同时她又是英格兰王位的顺序继承人。根据天主教,亨利八世之女伊丽莎白是私生女,王位有质疑,这样玛丽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英王位继承人。但她的英格兰王位继承问题处处受掣并引发战乱。又过了一年多弗朗索瓦二世便抛弃美娇,魂归苍天。这样,刚满18岁她就成了寡妇,尽管她在法国有自己的封地和大笔的收入。此时的苏格兰因她母亲的去世和宗教变革而风雨飘摇,危机四起,她回到苏格兰也就顺理成章了。回苏格兰后,玛丽没有顺从英女王伊丽莎白的安排而嫁给了她的倾向宗教改革的表兄坦利(Henry Steward Darnley,Lord)勋爵。但这次联姻又因为政治的原因招到苏格兰宗教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英格兰方面的猜忌而引起麻烦不断。但坦利不知好歹,傲慢无礼,怀疑玛丽和她的意裔秘书里吉殴(David Rizzio)暗渡陈仓。传说坦利心嫉如火,不顾政治立场与一些反改革的贵族将这个情夫拖至女王卧室连砍几十刀。坦利突如其来的谋杀,引起了玛丽的愤怒,他们的婚姻瞬间名存实亡。几乎同时,玛丽无可救药地爱上当天在场的伯斯威尔(James Hepburn Bothwell,Earl)。玛丽曾写诗自供“为了他,从那天起,我放弃了名誉;为了他,我赌上了权势和良心;为了他,我抛弃了亲人和好友”。不久,坦利便神秘地死于一次爆炸。据说正是玛丽和伯斯威尔联手杀死了坦利,案发现场就在爱丁堡大学宿舍内。在老公死了不到数周,玛丽马上和伯斯威尔结婚,引得苏格兰人民气愤不已,欲以严惩。战乱再次爆发。战乱中,玛丽流产了她和伯斯威尔的双胞胎,并被迫放弃苏格兰王位给她和坦利唯一的当时只有一岁的儿子詹姆士六世。后来玛丽潜逃到英格兰被心存芥蒂的英格兰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收留。然而具讽刺意味的是不安分的玛丽,在伊丽莎白庇护下还是动作不断,预谋染指英格兰王位,最终超出了伊丽莎白的容忍,受到制裁。她被囚禁了十几年,最后获罪于阴谋反冠被斩首于1587年伦敦塔,死时年仅44岁,结束了她拥有公主、王后、女王和和太后所有皇室女性身份于一体的跌宕起伏的一生,经历了最尊贵也经历了最悲残。传说她死时残不忍睹,被砍下的头还在喃喃自语。她那已即位苏格兰王的儿子詹姆士六世也没能救到她。这个儿子就是后来英格兰和苏格兰联盟的首任君王詹姆斯一世。
王室的血腥和奢华几乎是共生共存的。这座王宫后因战乱而毁,现在这剩下残垣断壁,但仍然散发着当初的辉煌。一进大门,庭院里就有一尊精致的大水法。可以想象其泉水喷涌是的壮观。
城堡的结构还基本可以看请,保护者加上了很多铭牌说明当初的功能。什么舞厅啦,客厅啦,卧室啦、厨房啦、酒窖啦等等。但现在我们更可以宏观的看,这样这个城堡更像个大迷宫。
城堡外有一个美丽的湖,使得城堡更具童话色彩。造城堡、住城堡和毁城堡的人都不见了踪影,城堡也只剩下了框架,但相信这自然的湖依然风姿绰约如旧,保持着当年优雅迷人的风采。
结束了对林利思戈宫的访问,我出门回望了依然保持巍峨骨架却内容全失的城堡废墟,我忽然想到,这就是历史!我们接触到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变迁,只剩下骨架,那些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都跟着时间的消磨随风而逝。今天的我们拼命地想从这些骨架上重造那些曾经的故事,从而试图读懂古人留下的话并映射今天的生活。而这些故事的版本又是多种多样,解读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历史是不是以这种方式在作弄着我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