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个专门研究科研人员寿命的记者,撰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科学家们寿命普遍很短−以中关村地区为例,科学家们大多只活了40多岁。看完后,心情很沉痛。这段难过的心情竟然持续了约半年的时间。有一天,我突然悟到,怎么我遇到的地质学家们的寿命普遍都比较长,稍微年高点的都在70岁以上?平常在新闻里看到的老科学家们也普遍是高寿。这么说,难道记者错了?又读了这篇报道,才发现,原来记者统计的都是因病去世的科学家,并非自然去世的那些人−多数人。
采用非正常样本做了简单的统计,把结果推广到正常的人群,难怪得出了匪夷所思的结论。
今天,又看到了一篇报道,“中国两院院士被指老龄化严重 集中在70−89岁间”(http://news.sohu.com/20130215/n366095298.shtml)。此前已有博文如是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661593.html),“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界最高精英’老龄化太严重’!”。
我不知道怎么界定“老龄化”。这些文章中所说的老龄化,字面意思是院士们年龄普遍“太老”,似乎看不出其它的意思。也许他们暗含了院士们当选时年龄偏大的意思−这只是我的猜测,不见得能代表了他们的“中心思想”。如果抛却了这层意思的话,那么院士们的“老龄化”,难道不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吗?
实际上,现在65岁以上的科学家,当选院士的难度相当之大,并非院士“入职”年龄过大。
三十多年来,得益于社会经济、物质条件、医疗条件的大发展,我国平均寿命已经明显增长。据说,北京市男性人均期望寿命为79岁,女性为80岁。我还有幸拜见过95岁仍在工作的女教授。
从这点上说,院士的“老龄化”,又何尝不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院士“老龄化”≠院士“入职”年龄老龄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