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在宏观上被概括科研项目及科技论文。这类概括是宏观层次的。其宏观管理也是以几乎一样的模式来进行的。
在上世纪90年代,把基础理论研究归口到自然科学基金。在宏观设计原则上,以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为目标的研究由企业(行业)自行设计管理(文件规定,总产值的1%作为技术研发(科研)费用)。
这样,在宏观层面设计上,只有自然科学基金名义下的科研项目为“真正的科研项目”(也称纵向项目)。一个逻辑性的设计后果就是,工程应用研究出现管理上的空白,补救的措施就是设立面向产业技术目标的863,973,大工程专项等,并归口到科技部。
更多的是,企业(行业)以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为目标的,而委托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的研究(也称横向项目)。
由于我国工业的技术性需求(产业发展引出的技术需求)并没有相应的科研群体的研究性支持,对行业共性问题(瓶颈问题)也没有专门的长期性的科研基金(或专项资金,大项目有年限规定,不属此类),因此,从产业方面看,没有相关的系统性科研成果可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础。
这个压力很快的就压迫自然科学基金向工程应用研究方向转移。因而,从国家科技管理的实施效果上看,自然科学基金在实质上是工程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这样,到了近期,突然在诺贝尔奖问题上陷入尴尬,才意识到: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人财物)是长期的不足。
这样,我们目前的状态是:1)基础科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缺口;2)工程技术储备及开发能力上有缺口。
宏观上,这两个缺口一方面表现为基础理论研究人才不足(成果论文当然也少),另一方面表现为工程技术人才(其成果表现为各类技术上的能工巧匠)。
其总体的宏观表现为:科研队伍及科研项目(成果)的上不着天、下不接地。表现为忙于立项、事务、发论文、结题、再审报项目的周期性工作的研究群体;和数量急剧增加的论文,及大量无法产业化的专利。
这种结构的科研历经30年的运作,在思想意识上形成了一个自身的科研项目及论文评价的价值判断。这个判断标准既不同于基础科学理论评价标准(对旧理论及相关理论的新的抽象归纳和表述),也不同于企业(行业)的技术评价标准(系统性的实际解决问题,尤其是瓶颈问题)。
面对全国宏观层面的社会性评价(要理论没理论,要技术没技术;上不够天,下不接地),科研群体及管理部门几乎用尽全力来论证自身所定义的成就和功绩。从而使科研的方方面面沦为一个颇具争议的社会问题。
高校作为受害者,在自然科学基金引导下,把论文置于首位,导致学科建设及发展上失衡,也导致基础学科队伍(主要是师资)弱化。而大量的地方普通高校,在此大主流影响下,把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淡化了。
而在这30年里成长起来的科研队伍,潜意识里有一个公式:科研=拿到立项项目;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然而,在人类文明进程意义上的科研评价标准是:理论及理论认识上的进步;产业及产业相关技术上的进步。
因此,在宏观意义上,我国的科研进展远远的落后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科研队伍也很不适应于满足(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