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不成文的约定,科技论文一般不使用“我认为。。。”类语句,而是要求使用简单陈述句替换之。换句话说,要求使用客观推理判断类语句,而不得使用主观推理判断类语句,即便是作者事实上在头脑中玩的是主观推理判断。
在我们阅读评价一篇在读论文的学术价值时,头脑中会做出自身的客观性判断。具备这种判断能力是科学研究者最起码的个人基础科学素质。也正是因为这种评价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从而是表现为不同的评价结论。
一个优秀的科学研究者的突出特征是:在大脑深层结构上是玩的客观推理判断。一般的说,搞物理和力学的是在头脑中玩数学-物理类推理推导。研究者的这种推理是快速的、跳跃式的、片断化的。如果研究者认为达到了某个创新性结果,他不得不重新用论文(或笔记)形式把整个客观推理判断过程复现出来。
到了这个阶段,如果研究者无法完成链接(无法证明结果的正确性,真理性),而是缺某个(几个)环节,研究者也就发现了其头脑中的某几个环节是主观推理的,是需要更新的。那么研究者所关注的核心就是这个(几个)缺失的推理判断环节。他阅读外部文献的巨大需求就出现了。而他的阅读无疑是为了修复这几个推理环节(阅读是为了由主观性变为客观性判断)。
修复这几个推理环节后,其头脑内的客观推理链就进一步伸长出去了。这个过程在研究者而言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链条的长短,所触及的起点环节,其最终的终了环节,是决定研究者水平的基本要素,也是决定其研究成果水平的决定性要素。
对多数学者而言,在起点方向的链条延伸是通过学习基础科学理论(经典为主)来完成的,而终点方向的链条延伸是通过阅读实验类文献、或理论探讨类文献来实现的。
对基础科学研究者而言,这类数理推理链条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网络结构。我们目前对这类结构基本上是只知其皮毛而已。、
对这类研究者而言,阅读科学文献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要素。
因此,就学术界整体而言,在平均意义上,阅读科学文献需求的大小是反映科学研究活动的一个尺度,而被阅读文献的学术水平基本上也就反映了研究者的整体学术水平。
当有了这么个研究群体后,如果缺某个(几个)环节是大家的共同问题,而不是个别研究者自身的学术修养水平问题,那么科学上的基本问题就被发掘出来了。这类问题一般而言是在当前共识理论下难于解决的。
此时,个别研究者在长期思考中会产生“顿悟”,引入某个附加环节,或是概念路径,或是新的数理推理方案,以某种方式解决一大串的缺失环节。如出现此类现象,一般的说是科学上的重大进展。
这样,创新性研究的特征就表现了:主观上努力的去生成客观推理环节,延伸推理链,或增加客观推理网的链条结构。
与这类追求客观性推理判断努力相悖的另一种努力就是:努力的把头脑中的主观推理判断,借用语言上的各类技巧,以形式上的客观推理判断写出来。从而,伪装成是客观推理判断的结果。这类论文对科学理论具有最大的破坏力。
很不幸的事实是:很多很多的所谓科学研究者受到是这类训练,论文发表出来就是科学研究成果。这类伪装成客观推理判断的科学论文是期刊论文的主体。这并不是说作者是故意造假,而是作者科学训练不足,或是基础科学素质太差,或是就没有养成客观推理判断的习惯,或是把引经据典的论述推理判断误认为是客观推理判断,等等原因造成的。
把头脑中的“我认为。。。”变成各式各样的语句是一种语言技巧,它首先是把研究者本人赶出了科学研究的正道,从而在科学研究上无所成就;其次是,这类论文往往是构成对科学理论的某种内在否定,这是因为在用主观推理环节替换了客观推理环节后,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确性就必须(或自然的)对其它研究者的客观推理环节进行否定。
如果一个研究群体中的大多数是“我认为。。。”式的,那么就有三个结果:其一,客观推理判断类研究者被看成是另类,从而加以排斥;其二,不会出现群体对科技文献(尤其是经典原始文献、期刊高水平文献、实验类文献、理论探讨类文献)的长期巨大阅读需求(当然那几个被排斥的另类除外);其三,形成论文发表出来就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科研文化”氛围。
这三个特征在我国高职称群体中表现的特别的突出(当然也有一小批是另外),即便是在高校教授群体中这个特征也非常突出。一个原因是,论文、经费导向对这类“科研文化”的强化,另一个原因是行政权力以“我认为。。。”作为基本的判断进行决策的管理方式。
但是,这以上的原因并非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和系统性强化客观推理判断的能力,没有认识到这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要素。
结论是:主观推理判断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而客观推理判断被边沿化。这是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破坏力,也是科学理论素质落后的认识论意义上的根本原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