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历史背景来看我国的职称评聘,很容易达成的一个结论是:学术或技术职称是对从事科技工作人员的一种国家性福利。
学术职称等同于福利。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现实存在。从而,我国的科学研究队伍主体是不能简单的用拥有高级职称的总体人数来统计的。
大多数的所谓科研是为了获得职称的,从而,是以获得相应福利为目的的。
作为一种福利,一旦已经获得,很多人也就不再自己搞了。所谓的团队建设也就应运而生,因为其它人需要经由科研而获得职称,这样,先得者就成为事实上的科研管理者。
因此,我国的科学研究队伍主体是没有获得高级职称而又想获得高级职称的中青年人才。
从时间跨度看,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的增长很快,高校也急剧扩张,出现了巨大的对高级职称的需求,从而,先进门先晋升的原则普遍推广,从而,获得高级职称的年龄急剧下降。又由于博士文凭等同于副高的约定,从而,使得人们看到了获得高级职称的快速通道,研究生,尤其是将要毕业的研究生成为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两个群体:高级职称的头+想获得高级职称的中青年;导师+将要毕业的研究生 就是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主体队伍。
也正是因为我国的科研群体主要是为升职称而奋斗的群体,所以论文很多,但是,价值不大。
最为重要的,能出根本性成果的群体:大师+高级职称群体 这样一个稳定的结构性群体很少。
所以,未来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否有根本起色在于如何形成这样的结构性群体。
这就复杂了!动力来源于何处?大家都是高级职称,谁听谁的?大家轧堆,好处如何分配?说说当然容易,谁去动手动脑?
等等一大堆我们刻意回避的问题。
此时,动力及解决上面所有问题的唯一力量来源于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为推动我国的科学进步而奋斗。
但是,很多人在大笑。
一个对此大笑的群体如何能取得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成果呢??这样一个为升职称而奋斗的群体如何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