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百家争鸣:认可和共识

已有 3024 次阅读 2012-6-19 18:2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认可”和“共识”,作为一个在全球科学界的共同原则,以任何力量无法阻挡之势的在事实上成为判断是否为“科学”的基本属性。

       期刊上的论文,以能通过最严格的审稿来获得其“认可”属性,从而,一直是研究人员的首选发表方式。

       一个期刊,如果其登出的论文中有很多的“创新”被纳入后来的“共识”中,这部分的创新也就成为科学的基本内容了。这显然是与显著的正面引用率为标志的。从而,一个研究人员的论文有高的正面引用率,也就获得了“共识”属性。

       由于期刊有了这两个基本的功能,因而研究人员对发表论文的重视也就是必然的。与此同时,把这作为评价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价值的标准也就是自然的选择。

      

       但是,如果期刊的审稿原则就是以已获“认可”或早就为“共识”来作为标准而选择性的发表“正确”的稿件,而拒绝可能“不正确的稿件,这类期刊也就成为纯粹的宣传性的和报导性的。

       很不幸的是,我国大多数的学会办的全国性期刊是这类属性的。这类期刊的零风险代来的是零创新。

 

       如果一个期刊,否决这种零风险的登稿方针,那么,如果其登出的论文中有很多的“创新”在逻辑上就是笑料的话,那么这个期刊也就成为了笑料。也就是说,高风险并不能代来正面的创新。而是,事与愿违。我国的很多期刊也属于这种类型,尤其是XX大学(学院)学报这类期刊。

 

       因而,一个能用科学自身的逻辑来进行审稿的群体才能办出能被看成是“认可”标志的期刊,从而,也只有这类期刊上的论文被看成是有“认可”属性的。

 

       把出版等同于“认可”是可笑的,但是,被“认可”的一定是已出版的。这样,为了获得“认可”,出版是必须的。

 

       由于许多人的“认可”最终的结果物就是“共识”,因而,任何已出版的论文,如果它具有创新的属性,最终会得到“共识”属性。这样一来,在数字出版时代,“认可”的属性不再由期刊的审稿者把握了,而是转移为读者的把握。

       这种转移是在20年前就已经明显化了的。而在今天,更是成为数字出版的潮流。

       于是,一个情结也就出现了:1)经严格的审稿来获得出版的开放期刊;成为发表的首选;2)有审稿,只使用“正确”的稿件,作者付费的开放期刊;多数作者出版论文的选择;3)只有形式性审稿,对“正确”或“错误”不加评论的,只要求作者身份的开放期刊;谓之零出版费用期刊;成为已成名人物的首选。

      

       正是这样一个“认可”的属性由期刊的审稿者转移为读者的现实打击了传统出版物的、排它的拥有“认可”属性的地位。

       这是科学出版的一次真实的革命。

 

       但是,这种向读者的转移显然的会导致“百花齐放”,其中也就少不了毒草。

       把出现“毒草”这个特点加以夸大其词,也就成为传统出版物改为开放期刊后又要维护其“地位”的首选宣传口号“本刊是严格审稿的”。而在实质上,为了保持利润,放水是必然的。但是,这种放水是以只使用“正确”的稿件为条件的。

 

       但是,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一个能用科学自身的逻辑来进行审稿的群体办出的、能被看成是“认可”标志的期刊,依然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类期刊上的论文还是会被看成是有“认可”属性的。从而,依旧是出版的首选。但是,它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零出版费用期刊将以其不可阻挡的趋势成为登出创新性成果论文的主体。

 

       读者的“认可”、读者群的“共识”将冲破学会的、排它性的“认可”和“共识”的封锁,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另一支力量。

       正如中国历史有正史和野史之分类似,未来的科学也将是有“正统”和“非正统”之分。

 

       我国很多学者对数字出版的藐视是非常的缺乏远见的。而读者对数字出版物的藐视则是灾难性的。单位对零出版费用期刊论文的否决到底则只能被说成是闭关自守。

      

       一个建议是,一个学者,如果能肯定自身研究工作的重要科学价值,最好的出版方式,也是回避不必要的争议的方式、是选择:零出版费用期刊。如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和美国的“arXiv”。这是最重要的战略性布局。

       其它的方式对于真实意义上的创新是不利的。因为,时代不同了。

 

       反之,如果自身研究工作根本就没有科学价值,只不过是是“正确”的而已,最好的出版方式,就是:作者付费的开放期刊。

 

       而想名利双收的话,最好的出版方式是:经严格的审稿来获得出版的开放期刊。

 

       由此可以看出,以SCIIF等参数为原则的评价,是与名利双收挂靠的。与科学创新有关,但是,又关系不大。而与真实意义上的创新是基本无关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583799.html

上一篇:百家争鸣:科学创新就是悖论中的挣扎
下一篇:百家争鸣:情感左右学术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3 马德义 曾庆平 朱桂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