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上创新的难点在于系统性论述的建立和发表 精选

已有 4012 次阅读 2012-3-15 00:1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有的研究人员发表大量的论文,但是,不成系统,没有完成系统性论述,读者无法了解其总的思想,结果难于被认为他做出了科学上的创新。

       如果一群人研究一个典型问题但一无所获,而有一个人灵机一动的解决了,那么这是科学创新吗?难说。如果他的思想必定导致问题的解决,那么这是创新。如果只不过是偶然性的,没有思想性的伴随,则:必定会有人写出并发表系统性的论述,后者才会被看成是科学上的创新者。

       很多人对后一种现象不服。

       但是,无论你如何的不服,你给不出系统性的、紧密的学术性论述,别人无法认同。如果按你给出的学术性论述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是必然的、可预见的,则尽管最后的一榔头不是你敲的,也会把这个科学创新归功于你。

       科学史上的历史纪录就是这样一个规则。

       例如:NS方程是否有解的悬奖征文。估计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有十来万篇论文论述有解,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但是,它们不构成科学创新。因为,这类方法没有普遍性,其思想性并没有导致问题的解决(在科学意义上的)。

       但是,在这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对NS相关问题有很多种接近于科学创新的系统性理论的建立,但是,也没有解决问题,说明还有内在的不协调性。

       假定,有一天解决了。如果答案为:NS无解。则在已发表的论文中,结论为无解的论文有多少呢?少说也是几千篇吧。那么,这个创新归谁呢?显然是归:用系统性论述证明无解,而其证明又被人们接受的那几篇论文的作者。

       而如果是NS有解,则在已发表的十来万篇论文中,功劳归谁呢?显然是归:用系统性论述证明有解,而其解又被人们接受的那几篇论文的作者。

       我国所缺乏的是这类论文。

       建立对某个学科核心论题的创新性、系统性论述是极为困难的。在没有消化有关论文、研究工作等的条件下,在对问题没有本质性认识的条件下,在没有完成自身的紧密的、理性的理论体系下,这种创新性、系统性论述不可能建立。

       如果建立了,那么下一个困难就是:发表。

       一种发表方式是:在某个期刊上登出来。在形式上,算是发表了。但是,如果该期刊的这篇论文没有读者,等价于没有发表。

       换句话说,对某个学科核心论题的创新性、系统性论述是否有读者(能读懂并使用的读者,而不是只会认字的)也是科学上的创新的一个难点。这个难点与发表关系密切。

       因而,如果作者认为自身的研究成果是创新性的,一般地说是希望在“名刊”登出。这样,名刊的这类稿件就多了!但是,稿件多了也就令出版者难于选择了。使用同行评议,则必定会打击对某个学科核心论题的创新性、系统性论述(因而它还不是很成熟);不使用同行评议,则乱七八糟的论文一大堆,也就不成为名刊了。

       科学创新的条件:“系统性论述的建立”取决于个人;“系统性论述的发表”则取决于出版环境和读者科学素质。

       水涨船高的现象是很明显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547850.html

上一篇:科学理论与工业应用的脱节:脱在那里?
下一篇:学术创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8 郑智捷 洪昆辉 张资平 王哲 朱桂海 马德义 高建国 bumblebe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