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工科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工程师。
在上世纪80-90年代,出于提高知识分子地位的考虑,也出于需求,以学历、资历为基本杆竿,“工程师”的称号被大量的抛出。
与此相关,大量的“工程师”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此后,权力大小就与“工程师”水平高底绑在一起了。
这种社会环境对我国工科大学的导向(无意之中)形成了大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通才”教学取代了“专才”教学。而各种规范化的“等级”、“资格”考试推波助澜,引起对专业基础课(科学理论课)的简化。
这样培养的人才大多数不能完成“工程师”的本职工作,也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在此背景下,高分考生纷纷往“名校”奔,同时,很多毕业生去考研。
通过研究生教学就能够成为合格的“工程师”吗?答案是:取决于本科的基础课水平。
当发现这一问题后,一个很自然的办法就是:通过课程式研究生来补足这一缺陷。问题在于:课程式研究生补的主要是专业课,因而水平上不去,无法成为开发型工程师。因而,如果课程式研究生补的主要是基础课,则等价于成为大5、大6年级。则又回到了“专才”教育。
原则上,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科学理论课)应能满足该专业的基本要求,研究生课程补的是进一步的深化性课程,而与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正是重点所在。
因而,“通才”式的本科教学直接导致研究生水平的下滑。而研究生水平的下滑导致社会对学位含金量的质疑。由此导致高级工程人才的水平下滑。
这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极为不利的。
在其背后的思想是:工程师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水平。
但是,合格的“工程师”对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理论的理解和领会水平恰恰是关键所在。
合格的“工程师”与科学家的区别在于:他满足于对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理论的理解和领会,但是除非迫不得以,他一般地说不去“操作”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理论。而科学家则热衷于“操作”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科学理论。
二者共同的桥梁是: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理论。
因而,如果工科大学的毕业生不能理解和领会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理论,则他们就与科学进步脱钩,也就不具有开发能力。
如果幻想可以通过研究生教学解决问题,那就是“闭门造车”。
可以预计,以“通才”为目标的高校将在今后几年面临生源(本科及研究生)质量下滑的问题和考研率下滑的二重问题。
高校的大洗牌快要开场了。压力来源于“生源”与“就业”二个核心因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