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术上,古文中道和德的本意是由《道德经》来论述的。“道”指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德”指的是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批评者称这是“无为”观。
在后世,以社会伦理及行为论,“道”指的是社会运行的规则,而“德”则指的是服从和执行这类规则。目前,道德一般是在社会行为上使用。
但是,对于学术界,加上定语后“学术道德”,则指的是学术上的各类规则,以及对此类规则的执行。
原则上,就汉语表达而言,上高等学校的基本意图是:“得道”,也就是学习、理解、把握“客观规律”;“立德”,也就是能顺应客观规律来做事。而基本的目的是:把大事做成、做好。
就基本的高校课程设计而言,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本目标就是令学生在该专业上“得道”;而做习题就是对于在该专业方面“立德”的室内模拟。
就实际而言,真正的“立德”是走向社会参加社会的具体活动来实现的。这样,在走向社会后的“得道”能力就是很重要的基础条件。这就是对于科学理论及专业理论的再学习能力。
因此,本科教育的关键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科学理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由于学时有限,就分成各类专业,从而实现在本专业上“得道”的目标。同时,大量的习题,使得学生在“立德”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设定问题,得到正确答案)得到模拟训练。
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一般的会把这种道德原则带到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个人的基本气质。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得道”,是对于客观规律的认知和认同,是一种基本的思维训练。
而在参加工作后,提升对于实际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具体执行专业中的客观规律)显然是“立德”(解决具体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条件。这就是:再学习能力。
故,认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大量的习题=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这样,“水课”就是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不大的基本原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