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创新的思想基础 精选

已有 5492 次阅读 2017-3-16 18:4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如果我们用已知的知识来评价经典科学理论系统(尤其是按教科书的论述来学习和理解经典科学理论),很容易的达成结论:这是可靠的理论。

       这种意识是社会性的普遍化认同,也是学界的共识。出于这样的一个广泛的背景,对于不同于经典的科学理论,基本的倾向是把此类理论置于“可疑”的地位。

       这类“可疑”的理论,从其产生、到进一步展开和推演、再到被实验证实、再到被普遍的接受而纳入经典体系需要一个过程。一般的是由群体接续性完成的,而且是几代人完成的。

       然而,在“产生、到进一步展开和推演”阶段,这个理论是“可疑”的,并没有的到认同。这样,就至少得有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容许有少数人坚信这个“可疑”的理论,而且得到足够的人财物的支持,从而进行有关的“没有可靠理论基础”的实验研究。

       如果这个作为基础的“可疑”理论在本质上是科学的、可考的,则实验会证明它是正确的。在一般语境下,这就是“科学创新”。

       然而,科学上对科学创新的定义要比这苛刻的多:1)其理论体系,在理论本质上,必须包含原有的经典理论。从而,在哲学思想上是对经典理论的外延和推广。2)科学创新的理论不仅被当前实验证实,而且不断的被后续的未来实验所证实。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该新的理论体系能够进化为更为精简的形式,从而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意义。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对于“产生、到进一步展开和推演”阶段的研究,一般的是难于得到环境支持的。这是创新的第一个台阶。这个阶段的实质是科学思想的形成和表述。它讨论的论题一般的是“早就解决了的”或是“早就有定论”的论题。

       是否有那么一个群体接受和认同这个阶段的研究决定了后续的实验研究是否会展开。

       就实验研究而言,除非是把握了该理论的本质性结论,并且在思想上认同这个结论(被看成是猜测),才会有小的群体去做这类实验。实验研究有子身特有的困难,也不是一做就成功的。从而,这类“没有可靠理论基础”的实验研究是否能够持续下去就是科学创新的第二个台阶

       在被个别实验证实后,是否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群体研究、学习和理解这个理论而展开后续的实验研究(更为广泛的研究)依然是科学创新所不能跨越的“进化阶段”。这是科学创新难的第三个台阶

       这三个台阶有不同的特点。其共同点是:新科学思想的产生、可持续发展和进化。

       本博文称这个共性特征为:科学创新的思想基础。

       因此,科学创新弱的基本原因是:A) 科学思想的贫乏;B) 用学界“共识性”原则来取代科学判决原则(实验原则和理性原则)。

       显然的,以传播知识为导向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不支持科学创新的。以现实利益或实用价值为导向的经济原则在本质上也是不支持科学创新的。那么,以发表论文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支持科学创新吗?形式上是,但本质上不完全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39837.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文献:收敛与发散
下一篇:科学理论的自我纠错机制:个别性和普遍性
收藏 IP: 211.142.128.*| 热度|

16 马德义 尤明庆 陈楷翰 胡绍鸣 张学文 檀成龙 晏成和 钱大鹏 彭真明 武夷山 姚伟 罗春元 xlsd houzhenyu loyalSciencefan dialecti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