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访美花絮

已有 1071 次阅读 2025-3-20 14:25 |个人分类:世事杂谭|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我和先生往返皆乘新加坡航空公司波音747客机,也是第一次从屏幕上可以看到自己现身在地球上哪个位置,经过日本列岛上空时还可见到某个城市的灯火。空姐递来一份菜单让自选餐点,我翻的有点结巴,空姐立刻用流利的普通话直接说出来,让先生自己挑。我这才知道新航空乘人员不仅会说英语与粤语,也会说普通话,改变了我在启德机场留下的一些印象。

刘海峰老师的弟弟到机场接上我们,在市区住了一晚,次日早上我和先生又到机场乘达美航空前往达拉斯中转,直飞新奥尔良。飞往旧金山航班上亚洲人很多,从达拉斯再飞那就基本上都是白人了。一天横跨全美,景色变人种也变!

新奥尔良是充满法国风情的南方城市,蓝调摇滚乐的发源地,黑人多不奇怪,但越南人也不少!据说是美国当局出于“内疚”,将逃难渡海来的越南人较为集中安置在这个地方。与国内类似,美国人出来开会也是来放松的,当年已经有不少华人在美高校工作,参会的也有几位,晚餐后我和先生也与他们一同在附近逛逛街。

会议期间的学术活动,先生曾撰文详谈,不再重述。我带去一篇发表于《国际教育评论》的文章,编辑部位于西德汉堡,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英语听说读写,我“写“最差,由同事杨锐翻译请汕大美国籍教师润色,与杨锐合署发表。当年向海外投稿要经过申请特许,汕大或有点特权,编辑对有中国大陆学者来稿应该感到很新鲜,但评审程序一样。

还是在亚特兰大,老李带我与先生逛商场,先生看中了一款少儿单排滑轮靴,想买了带回给与他共同生活的老三世平的儿子,那时国内还没有这玩意,肯定会让孙子高兴的跳起来,一问价格要九十余美元,先生犹豫再三,最终没买,我和老李熟悉先生的性格,在一旁没有说点什么。印象中先生除了买了一堆巴基斯坦的纱巾,没有为自己与家人买任何东西。我除了在“后院”淘了几件换算成人民币都太便宜的物件,商场内东西也是一件没买。

回程再经旧金山,逗留了两天,海峰的弟弟工作比较忙,陪我们去了一趟金门大桥,只有在金门大桥上,才能体会马克吐温说的:“我在美国过的一个最寒冷的冬天,是在旧金山的夏天。”当时正是夏天。考虑到先生年龄较大,海峰弟弟建议我俩去乘铛铛车游览市区。我和先生乘着独具旧金山风情的有轨电车,上上又下下,起起又伏伏,在铛铛声中,一路欣赏老城风景,先生也有点陶醉。

在香港也逗留了两天,先生住在亲戚家里,我在附近找了一家“青年旅馆”住下,在油麻地与尖沙咀一带闲逛了两天,除了进小饭店吃饭,基本不张口,认真体验了一回香港底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市井风情,还是啥也不买只看看,与其在这购物不如到广州地摊上买更实惠。

到了约定的时间接上先生打车去往启德机场,全世界的的士司机都健谈,北京的司机喜欢侃世界大势国家大事,香港的司机也会没话找话,得知我们要去汕头,很是“关心”,提醒我们汕头治安很差,在他看来,那地方处处有骗子,我和先生听他胡扯也不搭腔,这次在机场倒是一切顺利!

还是与去时一样,飞机还没上巡航高度便下降进了机场,带有汕头大学凤凰图标的白色小车已在等候,司机接送过先生,俩人热情地用汕头话互致问候,一路日朗天青,道路两旁三角梅与凤凰花花开正艳,桑浦山下汕头大学美丽洁白如凤凰般身姿迎面而来,我和先生回家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1478486.html

上一篇:一杯茶
下一篇:东瀛依旧
收藏 IP: 119.2.236.*| 热度|

3 郑永军 王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1 1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