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沈海军的航空与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沈海军 同济大学 教授Email:SHJ@tongji.edu.cn /SHJ@nuaa.edu.cn 版权所有

博文

9.18,缅怀抗战中的中国空军(原创.科普.时评)

已有 6577 次阅读 2018-9-18 08: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八年抗战期间,协助日军作战的汉奸(含伪军)人数高达210万,超过侵华日军总数,使中国成为唯一在二战中“叛徒”人数超过侵略军的国家。然而,整个战争中,中国空军英勇卓绝,顽强作战,无一人变节。

特书写此文,缅怀抗战中的中国空军,向伟大的中国空军致敬。

沈海军

一、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中国空军

1912年,在袁世凯的逼迫下,满清末代皇帝宣布退位,中国封建统治宣告结束。1913年9月,袁世凯在北京南苑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校,北洋政府为此筹款27万银元从法国购进高德隆G.4双翼教练机10余架。1917 年,北洋政府段祺瑞组建“参战军”,再购买法、意二手飞机10余架,利用南苑航校,聘洋人为教习,培养航空人才。1919年,段祺瑞为抓住航空大权,将南苑航空学校改隶属国务院航空事务处,改名为航空教练所。与此同时,北洋政府计划购买百余架英制的大维梅运输机、小维梅教练机和艾弗罗教练机,外加30余部配套航空发动机。其中,大小维梅飞机均为英国维克斯厂生产制造。该飞机于1921年先后运抵中国,交由新成立的北京清河飞机工厂组装。同年4月,英籍教官米吉林、顾问赫特等人,在北洋政府聘请下,在清河飞行学校成立训练小组,对中国飞行学员进行培训。

1920年,张作霖的奉军空军(即后来的东北空军)成立。全盛时期,东北空军曾装备有300多架飞机,共5个航空兵队。这些飞机多为海外购买和列强赠送,或是战场缴获及东北航空工厂自制的,产地主要为法国和捷克。当时,东北空军的飞机机型太多太杂,不一一举例,还有自己仿制的“辽F1式”、轻型轰炸机“辽FHl式”、中型轰炸机“辽H1式”等机型。

图1 南苑航校师生与艾弗罗教练机         图2 “玄鹤”号“大维梅”运输机

1921年,北洋政府成立北京航空署。次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交战双方均投入了航空部队,相互进行侦察和轰炸。1924年,北京中央航空司令部成立。同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各有数十架飞机参战,为近代中国内战史上之最。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奉军改为东北军。至此,北洋军的历史结束。北洋政府垮台后,各航空机构被南京国民政府逐渐接收。

 二、抗战爆发前的中国空军

中国筹办空军始于辛亥革命,孙中山、段祺瑞、黎元洪等都做过尝试。但随之而来的军阀割据,使中国空军发展陷入歧途;各地自建空军,没有统一规划,互不统属,各自为政。

这些地方空军中,东北航空队的规模最大。1920年,张作霖帮助曹锟在直皖战争中战胜段祺瑞,从皖系手中获得4架大维梅运输机、4架小维梅教练机,以及一批飞行员。以此为基础,在此后十年时间里,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一面从英、法等国购买先进飞机,一面设立航空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飞行人才。在对西北军、晋军、石友三的几次战役中,东北航空队更是抛掷炸弹、传单,或对敌侦查,显示了很大威力。

但“九一八事变”时,东北航空队奉行“不抵抗”训令,导致沈阳东塔机场被日军轻易占领,150余架飞机与刚从捷克购进的数十套机件,均为日军所获。战后统计,日军在东北各地总共缴获飞机260余架。当时有人这样评说东北空军,“就实力论,在国内足称雄厚,顾九一八事起,乃全数被俘,开俘虏空军未有之前例……”

东北空军瓦解后,张学良遂将关内剩下的12架飞机,全部交予国民政府。至于东北军的飞行员,除高志航等大部分人归属中央外,其它人被盛世才、冯玉祥、刘湘等地方军阀挖去,帮助他们筹建空军。

在当时的中国,能与东北空军相提并论的是广东空军。在军阀陈济棠的大力推动下,广东省曾设有机场20多个,拥有飞机150多架,飞行人员300多名。1936年,陈济棠发动了名为抗日,实为反蒋的两广事变,但其空军却被蒋介石重金策反,编入了中央空军。随后,陈济棠建立的两个飞机厂、机械人员养成所、空中摄影所、空军医院、各地航空站、警卫部队、航校、空军坟场等一系列空军设施,也都归附中央。

   

图3 张学良时期的沈阳东塔机场     图4 陈济棠时期的广东空军飞机。

除张学良、陈济棠外,其他不少军阀也效仿建立自己的空军。阎锡山是最早筹建空军的地方军阀之一。1919年,他见段祺瑞有了空军,也动手购买飞机。到1929年,阎锡山开办了自己的飞机场,已仿制出各类飞机12架。军阀程潜在湖南也建立了航空队。至何键统治时期,湖南空军已有飞机数十架。1934年,湖南航空处利用飞机贩毒案发,国民政府借机收回了湖南空军指挥权。

面对广东空军的壮大,广西桂系也不甘示弱。1934年,桂系建成了一个飞机教导队,设驱逐、轰炸、侦查3个航空队,共有飞机20余架。两广事变时,广西空军大部被南京策反。桂系仅剩下少量老旧的飞机。

西南地区的四川军阀刘湘也曾筹建了四川空军。他一度拥有英、美、法各国飞机20余架,这些飞机先后参与了“围剿”红军,以及省内地盘争夺战。据说在战争中,刘湘的飞机不扔炸弹,而是石头;其原因一是飞机上根本没有挂弹架,二是航弹价格太过于昂贵。由此可见四川空军的装备之差。

在贫困的新疆,当地军阀也热衷打造空军的潮流。金树仁统治新疆期间,从东北航空队笼络了几名飞行员,并着手向外国购买飞机。盛世才上台后,又在苏联帮助下扩建空军……

相比各地空军的实力雄厚,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仅有飞机24架。此后不断与军阀作战,国民政府逐步收编了广东、广西等地方空军。抗战爆发后,又借有利形势,下令将全国飞机、飞行人员划归中央航空委员会。这样加上从美国、意大利等国购买的飞机,国府中央空军拥有的飞机达到了300余架。

据估计,抗战前中国曾先后外购过1200~1500架飞机,耗资上亿。几乎世界上所有能生产飞机的国家,中国都向其购买过飞机,被戏称为“世界飞机博物馆”。但各地自办空军,飞机保养、人才训练和设备水平极差,内战致使飞机损坏率特别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空军300多架飞机无一抵抗,旋即落入日军手中。导致到抗战爆发时,国内能作战的飞机仅有305架。

三、抗战中的中国空军

l  初试锋芒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入侵方向引导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8月13日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中日淞沪会战。

1937年抗战初期,中日的航空力量对比如下:中日双方作战飞机总数305:1600架,航空学校4:9所,飞机年产量0:1580架,飞机制造(维修)厂数量4:13个。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空军较日本明显处于劣势。最要命的是,中方没有独立生产飞机的能力,飞机数量难以得到及时补充。

当时中国空军共有9个飞行大队。其中第一、第二大队为轰炸机大队,配备有46架诺斯罗普-2EC轰炸机;第三、四、五大队为战斗机大队,配备有霍克-3、霍克-2、波音-281等战机80余架;第六、第七大队为侦察机大队,配备有道格拉斯02MC、钱斯沃特03U-2等机型50余架,第八大队为重型轰炸机大队,配备有马丁-139WC、亨格尔-111A等轰炸机20余架,第九大队为攻击机大队,配备有20架寇蒂斯-A12飞机。中方最先进的战斗机为霍克-3型。该机性能优越,和当时日军的主力战机96陆攻相比一点都不差。

 

图5 诺斯罗普-2EC轰炸机与霍克-3战机

1937年8月14日,中日空战在上海、杭州等地上空打响。在杭州笕桥上空中国空军首战告捷,击落3架敌机,我方无一损失,极大鼓舞了我军民的抗日志气。其中四大队高志航首开纪录,战后被晋升为空军驱逐机司令,第四大队被命名为“志航大队”。随后,8月14日这一天,被国民政府定为“空军节”。

 

图6 马丁-139WC轰炸机      图7 高志航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中国空军英勇作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闫海文,辽宁人,第五大队飞行员。1937年8月17日,所属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均陆军司令部时,其驾驶飞机被高炮击中。闫跳伞后遭遇围捕,誓死不降。配枪击毙5日军后自杀殉国。刘粹刚,空战中,常以寡敌众。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并誉为中国空军“四大天王”。1937年10月25日,他奉命从江苏飞往山西支援忻口战役。因天黑飞机不慎撞高平县魁星楼,不幸牺牲,时年24岁。乐以琴,8月15日空战中,第4大队共击落日机6架,他一人就打下了4架,成为中国空军第一位王牌飞行员。 抗战期间,他共击落日机8架,有“空中赵子龙”美誉。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空战中,被多架日机围攻。利用娴熟技术致使左右夹攻的两日机互撞而毁。自己战机后不幸中弹起火,跳伞中不慎身亡,年仅23岁。李丹桂,曾先后击落日机8架,战绩辉煌,被国民政府授予二级云麾勋章。1938年2月18日武汉保卫战中,仅其1人即击落日机3架,自己也在激战中被击中,壮烈殉国,时年24岁……

 

l  整军再战

从1937年8月14日投入作战,到12月南京失守,中国空军全力以赴,以华东地区为主要空战场,重点保卫首都南京,支援淞沪作战,同时协同华北地面战斗和华南沿海的防御,战绩卓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尽管如此,中国空军实力也在空战中损失殆尽。高志航、乐以琴、刘粹刚、阎海文、沈崇诲等一批优秀空军将士相继壮烈牺牲,大量飞机及机场遭到破坏,已无力升空作战了。日军航空队则在中国领空如入无人之境,疯狂扫射轰炸,十分猖狂。

从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丧失,共10个月时间,中国空军面临绝境。然而此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转变:苏、德关系剑拔弩张,德、日签订了反共同盟条约,苏、日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在蒋介石的请求下,苏联决定大力支援国民政府。

1937年12月,苏联志愿航空队秘密赶来南京参战,输入了大批苏制伊-15、伊-16战机和SB-2、SB-3、DB-3轰炸机,使中国空军恢复了元气。以华中为主,以华南为辅,中苏空军同日军开始了新一轮空中厮杀。与此同时,日军的侵华规模也越来越大,日军航空兵力也日益增强,侵华飞机多达约500架。

图8  苏制伊-15和伊-16战机

有资料显示,1938年,中日双方的大规模空战有10余次,主要集中在南昌、武汉一带。 南京沦陷后,南昌成为大后方,该地区拥有中国空军有两个机场和一个飞机制造厂,自然成为日军袭击的重点目标。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间,日军几乎每10天便轰炸一次南昌。中苏飞行员则驾驶伊-15、伊-16战斗机迎战。此间发生过抗战以来最为激烈的空战:中苏战机与敌机在南昌上空缠斗作战,参战总飞机数达近百架。1938年8月4日,日本出动了2批27架飞机轰炸南昌,投下了100余枚炸弹,南昌机场被摧毁,造成了270余名平民的死亡。 几个月下来,敌强我弱,中苏航空队被迫放弃南昌,移防至高安、上高机场。

同样是中国空军重要基地的武汉,空战同样惨烈。日本航空兵近400余架飞机对武汉进行连续轰炸,欲夺取制空权。1938年5月-10月的武汉空战中,中国空军击落敌机60架,炸毁炸伤敌大小军舰100余艘。但中国海军、陆军无力保住武汉,10月24日最终放弃。此后,中国飞机、飞行员亦损失殆尽。只好一面接收苏联补充飞机,整训部队;一面视战况发展,应付作战。

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1月一年间,中苏空军尽管损失惨重,但也取得了不凡的战绩。

1938年2月18日,日海军一、二航空队15架攻击机和11架战斗机护航12架重型轰炸机攻击武汉。中苏航空队出动19架伊-15、10架伊-16迎战。空战进行了12分钟,共击落敌机12架。日指挥官金子隆司大尉坠亡,其他狼狈逃串。尽管如此,我方李丹桂、吕基淳、巴清正等优秀飞行员阵亡。 中苏飞行员美名传扬,武汉市民得到了极大鼓舞。

1938年2月23日,中苏空军28架轰炸机长途奔袭台北日本海军航空基地,给敌航空队沉重打击;炸毁敌机12架、营房10栋、机库3座,焚毁了可使用3年的航空油料及其他装备,使松山机场陷于瘫痪,以至一个月无法使用。

1938年4月29日,为了给日本天皇生日献礼,日军第二航空联队出动54架轰炸机和战斗机飞行武汉。目标是当地的空军基地和汉阳兵工厂。中方志航大队毛瀛初、董明德率领19架伊-15会同苏方45架战机起飞迎敌。30分钟结束战斗,击落敌机20余架,歼敌飞行员50余名,活捉2名。这一仗重创日军,曾使日军飞机此后一个月不敢前来武汉。 1938年5月31日,驻南昌的中苏航空队27架伊-16、伊-15飞机在1500米和2400米高空布成立体阵势,再次与日军激战,取得了击落敌机14架的战果。该战斗中甚至出现了苏方飞行员古边科驾驶受伤飞机撞落日机后,胜利驾机返回机场的奇迹。

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徐焕升、董彦博两人驾驶2架“马丁B-10”轰炸机出击日本九州,撒下上百万份反战传单,被誉为“纸片轰炸”、“人道远征”,大长了中国抗战军民的志气,令中外人士震惊。


图9  徐焕升与“马丁B-10”轰炸机       图10 日本“零式”战机

l  逆境中苦斗

1940年,日军加快了侵华步伐。最新型“零式”舰载战斗机入华作战。零式战机轻便灵活,火力强劲,在二战初期性能大大超出了盟国的战斗机,它像笼罩在太平洋和东亚大陆上空的魔鬼,一度统治了那里的天空,成为日本法西斯手中的一把锋利屠刀,造就出了一段所谓的“零战神话”。

1940年9月13日,日寇36架轰炸机在驱逐机30架掩护下袭击重庆。中国空军34架伊-15、伊-16战斗机群迎战,在壁山附近发生空战。日寇方面当时的作战飞机为零式及97式,较我方飞机性能更为优良。空战中,中国战机损伤24架,伤亡18人,而日军无一损失,中国空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1941年4月13日,迫于东欧形式,苏、日签订了中立条约,苏联对被侵略的中国保持“中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撤回了全部的援华志愿飞行队。

两年多的苦战,此刻的中国空军已经消耗殆尽;1940年仅存战机数量仅为49架。每个飞行大队减员(含飞机)都在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璧山空战后全国仅余各类飞机65架。 有资料这样描述当时中国空军的困境:“中国每架飞机每日要面对敌军5倍以上的兵力;在南国高达40多度的酷热中,连续进行3-6个小时的苦斗。”,“我方飞行员周志所开的飞机中弹99发,仍坚持奋战,直到英勇就义。”

l  飞虎队与“驼峰航线”

当中国空军再次陷入绝境时,日美关系骤然恶化,日本开始密谋偷袭美国的军事要地珍珠港。此刻,一位美国飞行员脱颖而出,他就是陈纳德。

克莱尔.李.陈纳德(1893.9-1958.7),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二战中曾任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美军陆军第14航空队指挥官,人称“飞虎将军” 。陈纳德组建的援华志愿航空部队属于雇佣兵性质。在中国空军消耗殆尽、苏联援华基本取消的境况下他们坚持在中国、缅甸上空,和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对抗日本,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做出了重大贡献 。

 

图11 飞虎队与P-40“战斧”战机

 

图12 P-51“野马”战机与“驼峰航线”

1941年7月,第一批美国援华队员从美国达到缅甸,包括110名飞行员、150明机械师。 8月1日蒋介石命令组建美国志愿航空队,陈纳德任指挥官,配备有美式P-40“战斧”、P-51“野马”战机等140余架。他们担任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云南领空、保卫滇缅公路。陈纳德下属飞机的表面常绘制带有翅膀的老虎,加上战力非凡,故得有“飞虎队”的美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从泰国北上,1942年5月攻陷缅甸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切断了中国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为此,中美空军联合开辟了从印度东北部跨越中缅边境至昆明、重庆的空中国际航线。该航线全长1200公里,需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崇山峻岭,故有“驼峰航线”之称。

由于飞行环境恶劣,“驼峰航线”的山谷洒满了中美失事飞机的残骸,许多中国的优秀飞行员长眠于此,被后人称为“铝谷”。 据统计,中美驼峰航线上先后共投入 2000多架飞机,为中国抗战往来运送各种军事物资80余万吨, 人员4.3万。

l  黎明到来

1943年,中国陆军和空军开始反攻。1943年常德会战时,中国空军和美国第14航空队使用200架飞机,以恩施、芷江、衡阳、白市驿、梁山为基地,频繁出击,配合地面部队行动,轰炸日寇主力部队、航空基地和设施。仅11月25日一天,便两轮出动,对日军台湾新竹机场进行饱和轰炸,摧毁敌机30余架,包括两架零战。此时,中美空军的P-40、P-51 战机在性能上已超过日本的零式战机。

1944年底,中美取得了绝对的空中优势。1945年春,中美空军配合地面部队行动连续发动了5次大规模的歼灭战。4月,日本被迫撤出华中,中美空军则对运城、太原、青岛、上海、南京、徐州、杭州等地日军基地频繁袭击,而日军的飞机已几乎无力升空应战。 5月,苏军攻陷柏林。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相继投下原子弹;中苏军队也在中国东北战场乘胜追击,联合打击日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日空中对决宣告结束。

 本文为《百科知识》约稿,特此声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56-1135443.html

上一篇:艺术的世界,理工科的岂能搞懂
下一篇:受邀人文讲堂,揭示飞鱼飞行的奥秘
收藏 IP: 111.187.34.*| 热度|

2 刁承泰 黄荣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