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以此文纪念钱学森先生百年诞辰,并深表崇敬与缅怀之情。
今年春节探亲时,我发现家里有一本1962年2月第一版的钱学森编《物理力学讲义》。那是当年我父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5803级)上学,听钱先生亲授的物理力学课时,用过的教科书。由于研究领域的不同,我还从未看过钱先生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报告。因此,不免好奇地浏览了一下这本钱先生为大学生编写的教材。当我认真地读完了该书的序后,欣喜地发现钱先生所提到的教这门课的目的、内容、思维方式和表述方法等,无不是优秀的大学教育者应追求和达到的完美标准。在此依据钱先生的序,我尝试对钱先生的大学教育思想分以下三个方面做个简单解析并谈点个人感受。
首先,大学教育尤其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讲授教师自己的创造性的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使学生通过直接聆听研究者本人叙述的研究认知与体验,了解建立独立学术思想的方法以及最前沿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物理力学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当时的一门新兴学科。钱先生是首先提出这一名称并对这个学科做了开创性工作的学者。因此,他在该书的序中明确而简洁地给出了物理力学学科形成的方式和目的,即“它是从物质微观结构出发,利用近代物理学、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学科的成就,来减少设计人员在确定介质和材料时所花地劳动量;所以这是一门为工程技术服务的学科。”这个对学科的定义以及内容的论述由创立者和直接研究者给出,无疑是标准的和最具权威性的。这样的直接向学科的创立者和研究者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接触最新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得到最鲜活的知识以及明了整个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更有利于学生最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新学科、新领域的概念、内容和意义,完全避免间接获得易导致的理解模糊和混乱。
其次,大学教育是要准确地讲授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够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方法,其目的不仅是使受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知识,而且培养清晰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钱先生在序中将物理力学课程的讲解内容和解决方法分成了两大方面,一是原理问题和基本概念,二是针对实际问题获得具体结果的方法。前者要“尽量做到严谨明确”,而将后者又细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现实情况。第一是能够直接计算的问题,就采用数学方法解决;第二,对于复杂问题,数学方法过于繁琐,则用简化模型给出结果,让“读者就能够不必经过繁复的演算而领会精确解”;第三,概念上是清楚的但还不能用定量方法算出来,“就利用概念来明确问题中参数之间的关系,留下来的定量规律就直接用实验数据去确定”;第四,“就是连基本概念也还不十分清楚的问题”,虽然在实际中很重要,但受限于本教科书的目的范围,因而未加以论述。钱先生在这些论述中体现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力学,实际上也是我们在工学、理学以及其他各种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均可使用和借鉴的普适原则和具体路径,更是大学教育必须传授给学生的重要内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教育要培养树立极度严谨、求实的学风,使学生要学会懂得从非狭隘的、客观的视角正确对待学科发展与以往的关联,尤其是对待自己的能力和贡献。钱先生在序中特别提到“物理力学还是一门处在萌芽状态的学科”,“还不成熟”,“即使有本学科独特的见解,但那又不一定完善”,但相信“缺点是能够弥补的”。并强调书中有相当多的转述篇幅,如物理、化学学科的一般理论及统计力学等内容。因此,钱先生为该书取名《讲义》,而称自己为编者。我以为不能仅将钱先生的以上表述看成是他的谦逊,更应懂得钱先生是把实事求是的理念已经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之中,是一名顶级学者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固有品格和行为方式的自然体现。
在序的结尾,钱先生提到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尽快地占领各个空白的科学领域,以加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希望“帮助培养物理力学的青年工作队伍,从而再取得以后更大、更快的进展。”这样的表述充分反映出钱先生作为中国科学家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和嘱托。这也正是他之所以被称为人民科学家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当今,虽然大学教育的学科、内容、目的和手段是丰富而多样的,但我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主要目的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与具有独立、独到、独创见解的教育者和同行者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掌握完整有效的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平和、积极和广阔的思想情怀,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为能够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做好各方面坚实的准备。就以上几点而论,文字不多的《物理力学讲义》序,便集中体现了钱先生卓越的学术思想、永不过时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精神品德。毫无疑问,钱先生用他的《物理力学讲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典范。
注:本文“”内文字直接引自1962年2月第一版的钱学森编《物理力学讲义》的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