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阳作 孙迎春书
登楼赋与铜雀台赋都是骚赋名作,采用的是句式比较单一,夹杂少数几句四言句,这种赋比较适合唱诵,继承的是屈原辞风。作者都是建安文学代表,分别是王璨和曹植。
登楼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作品结构完整,语言平易隽永,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用事感怀自然浑成,从容柔曼,一往情深,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汉代大赋转小赋的代表作。
铜雀台赋也叫登台赋。东汉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铜雀台建成,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众文士登台作赋。其中曹植下笔成章,做出此赋。曹操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
此赋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曹操的歌颂与赞美,文辞华丽,语句跌宕。开篇描述铜雀台新建后气势恢宏的场景,运用衬托的手法借早春的柔风与鸟鸣、淙淙的流水与繁茂的果树表现出曹操统治下国家的繁荣昌盛。群英荟萃,齐聚于朝,展现出曹操重用贤才、泽被天下的不朽功勋。进而将齐桓、晋文公事迹与曹操相对比,以日月的光辉衬托出曹操的政绩卓然。最后表达对曹操永享尊贵的祝愿,希望人民安居乐业,铜雀台永远坚固不倒。文章辞藻华美,引人入胜,是汉赋中的经典作品。
一篇好的辞赋,往往有身世经历或家国情怀,要求语意圆融,立志高新,情志为先。登楼赋与铜雀台赋各有所长,从文学水平与思想性看,登楼赋更胜一筹,其很多典故也为后世诗词所使用。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一诗中就有“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的句子。登楼赋反映了作者真情感人,身世人怜,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铜雀台赋反映了曹魏开篇的盛大气象和恢弘气势与及希望曹操统一国家,化育黎元的憧憬。由于三国志三国演义与电影视频歌舞的宣传,以及铜雀台与曹植的知名度,铜雀台赋名气其实高于登台赋。篇幅上,如果不包括标点正文纯文字,登楼赋为329字,铜雀台赋(以未央结尾句版)为252字,前者多77字。这使登楼赋内容更为丰富。
登楼赋的反映作者遭遇坎坷有点类似滕王阁序,而其家国情怀更胜一筹,只是在文笔上远不如滕王阁序。其实汉赋文彩远逊唐代辞赋与骈文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有“诗盛于唐,赋亦盛于唐”的说法,后世多以学唐赋为主,而非汉赋。但唐代尤其是宋代的古文远比辞赋发达,这或许是当时辞赋取士对文人的束缚太多,于是文人们需要以活泼洒脱的古文来调节,同时古文在现实运用中更胜一筹。唐代的辞赋句式规范,又不失活泼,而骚赋如果宗承离骚是比较难写的,而采用句式简单那种,又常显得单调,故不提倡写太多。屈原宋玉之后,骚赋比例并不大,象庄忌的哀时命,贾谊的鹏鸟赋、阮籍的弥猴赋、潘岳的秋兴赋、左芬的离思赋、陆云的喜霁赋、晁公溯的朝山堂赋、王士朋的民事堂赋、刘基的述志赋、薛瑄的黄河赋、李梦阳的省愆赋算是其中比较好的。很多只是在赋中夹带有部分骚句,如曹植的洛神赋、谢庄的月赋。不过,登楼赋与铜雀台赋都是优秀作品,所以后世作赋,尤其是写楼台赋多有参考。本人创作宜春台赋也从中受益颇多。日前与彭杰明老师讨论宜春台赋,故撰出此文。(2021、8、17)
附唐诗六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