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关于《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PST)二三事

已有 7335 次阅读 2012-6-21 21:01 |个人分类:假语村言|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 PST, 俞国扬

——谨以此文悼念该刊副主编俞国扬先生

 

昨天写博客,谈到国内期刊编辑工作的辛苦。有留言说:中文期刊编委该起作用了。国内一些办得比较好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中国力学学会合办的英文学术期刊《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PST)。

 

这个刊物1999年创刊,为双月刊;今年改版为月刊。2003年在长沙的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大会上,该刊编辑部的代表对与会的几百名等离子体科学工作者说: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来办好这个刊物,争取两年之内被SCI收录。笔者清楚记得她的原话是:成为给支持刊物的作者们的一个意外的惊喜。当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会后多数人觉得这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然而,20044月该刊就被SCI全文收录。

 

这里面就有俞国扬老师的心血。

 

俞老师65年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并被录取为研究生。(当时全国只有凤毛麟角的几个学校的少数教授、研究员招收研究生。)68年研究生毕业后到中科院工作,曾担任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俞老师不仅学业优秀,多才多艺(读书期间是曾是北大学生文工团团长),而且英文造诣很深。因此被PST聘为编委、负责文章终稿的英文修改和润色;后担任驻刊副主编,全面负责刊物的实际编辑出版工作。

 

在俞老师言传身教下(当然也有前后三位主编万老师、谢老师、李建刚的大力支持),PST编辑部是笔者看到的最认真负责、联系编委和读者最密切的国内主办刊物。特别是这样一份国内编辑的英文刊物,收到的稿件多数来自国内——很多文章的英文表达不通顺(实际是中文的问题,笔者以后有时间会专门说说),语法错误也不少。笔者作为编委,常常为PST审稿。一般是指出英文错误太多,然后修改摘要作为一个例子(常常是重写),提出“应找熟悉英文的人做认真修改”。但是作者们常常就按照我的修改把摘要换了,其它部分原文不动送回来说:已经改过了。这是初期笔者审PST稿件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认真指出文章中每一条错误,比帮他重写一遍的工作量还要大。所以一般笔者只能在给编辑部的意见里说,文章可以接受,但英文表述需要改进。后来到所里开会,专门去编辑部,谈到此事。编辑们告诉笔者,这些文章最后基本都是俞国扬老师帮助修改定稿的。

 

笔者惭愧之余,还有感动:我改一篇文章都觉得工作量太大,可俞国扬老师是几乎每一篇都要一句一句地润色。这需要多少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俞老师和编辑们的劳动是有收获的。最近几年PST稿件的英文水平已经大大提高,语法和表达上需要修改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这时他们想到的是为同行们提供更大的交流园地——在经过几年的准备之后,PST今年正式改版为月刊,可以发表的文章增加一倍: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讲台”来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俞老师为我们开始了这件事,就离去了。但他这种兢兢业业办好学术刊物的精神,会为PST的编委、编辑们继承下去,努力为同行们经营好这一块学术园地。

 

俞国扬老师本月十一日去世,年七十。万东说:“(俞国扬)先生面方端正,心阔怡然”,确如此。每见俞国扬老师,娃娃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几十年如此。。

 

特将中科大刘万东教授悼念俞国扬老师文章转载在这里,以誌纪念:

 

昨日得讣告,等离子体物理所俞国扬先生十一日以病不治,享年七十。

 

八三、八四年,余驻等离子体所,事硕士学位论文,与国扬先生亦师亦友相交一二年。当年斯所,出北大物理系者,数逾十人。五室曰理论,有著名北大三剑客,汪茂泉、胡希伟、俞国扬是也。三人皆具夫子相,数理之功不可测,余等实验学生,皆仰而避之。惟国 扬先生稍年轻,兼孑然单身,甫归美国马里兰,革履西服未脱,举止谦谦,隐隐为吾侪之偶像矣。国庆卅五周年,科学岛露天办晚会,先生亮高亢美声,独奏伴演手风琴,苏州才子倜傥之态,余尽得其证矣。

 

  先生长理论室多年,老而业等离子体科学技术期刊又数年,不论建树,勤勉忠厚之声口口有传矣。先生中年始婚,不数年而燕别,其子天疾,先生父母兼任独抚之,常人苦愁之相,余等从来未遇也。先生面方端正,心阔怡然,虽大去,乃真归,余不以悲,略叙一 二,作践行之颂也。呜呼哀哉,尚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584545.html

上一篇:也说说审稿、改稿、退稿
下一篇:【微博】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8 吕喆 王先驱 刘艳红 肖重发 谢华生 马红孺 刘健 李景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