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等离子体科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博文

【连城记】:大连的海

已有 6187 次阅读 2009-6-12 19:24 |个人分类:天南地北|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家乡, 大海, 连城记

美不美,家乡水。。。

  

回到家乡,看到大海,就想写点什么。先贴一篇旧文:

  

中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是海滨城市并不多。从鸭绿江口开始数,大一点的城市,北方只有大连、青岛;南方也只有厦门、香港(包括九龙)。小一点的,还有塘沽、烟台、威海、连云港、汕头、湛江、北海、海口、三亚、澳门,加上台湾的高雄、基隆。其它很多城市,虽然离海不远,但没有可以在海滨漫步的街道,算不得真正的“海滨”城市。

 

最“亲海”的城市,当属大连、青岛、厦门。大连的滨海路,青岛的海滨栈道、厦门的鼓浪屿,都是世界闻名。香港的闹市虽然也“滨海”,但是对面就是大陆,视野不广;没有站在大连、青岛、厦门市区的滨海大道看到水天一色、海阔天空的那种感觉。

 

 

青岛的海在南边,市区沿海绵延数十里,是真正的海滨城市。大连的市区则是“山南海北”的格局。老市区靠北,海滨被码头、船厂占据。所以过去一直没有真正滨海的街道。后来市区向南发展,在星海公园一带才有临海路。上世纪中叶,那几站车站就称“临海一站”、“临海二站”、“临海三站”。但中间隔着星海公园,所以找不到在夕阳下漫步海滨的感觉。上世纪末“星海广场”、和本世纪初“亲海路”的修建,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滨海街道。夏日黄昏,落照余辉、华灯初上之际,工作一天的人们就开始三三两两聚集到那里。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如果将来大连码头改成如BaltimoreInner Harbor那样的游船码头,人们更可以从市中心直接到海滨散步游览。带来的商业收益,可能不低于目前的海港业和造船业。

 

大连的海滨,最大的特点,是连接渤海、黄海的“地峡”特征。

从地图上看,大连地处在由北向南延伸、分隔渤海黄海的辽东半岛的南端。大连的主要市区在由西向东伸展的大连半岛上,北、东、南三面被黄海环绕,西边向机场方向延伸,很快就到了渤海之滨。所以虽然是半岛,却四面是海。与大陆连接的金州湾地峡,最窄处不到几公里而已。乘火车可以同时看到两边的渤海和黄海。大连南边旅顺口的老铁山角,有号称黄、渤海的分界线。晴朗无风的日子,站在老铁山的灯塔上向南望去,可以看到伸展到天边的一条水线,右边是略呈黄色的渤海,左边是蓝绿色的黄海。“泾渭分明”(或者说,“黄渤分明”)。

 

海的不同,便有滩的不同。

黄海一边,是年轻的陆。千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大连崎岖陡峭的海岸线。大连市区南边的海岸,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地质公园。沿岸陡峭的山崖上,布满当年岩浆喷发、地动山摇留下的岩层皱褶。偶尔有几处山崖塌崩处,在海水冲刷下形成一湾小小的海滩,像一串明珠,镶嵌在大连的南海岸。几颗最大的,就是著名的星海公园,金、银沙滩、傅家庄、老虎滩、棒棰岛。。。而蜿蜒在峭壁上、山海间的滨海路,则如同一条彩练,把这串珍珠穿起。

 

滨海路西起星海广场,东至海之韵广场,蜿蜒大连东、南海岸几十公里。大部分路段依山傍海、劈崖成路。无论险峻还是长度,都不输旧金山附近闻名世界的“17 Mile Drive”。沿路风光秀丽,奇峰异景不胜枚举。东海公园内的“滨海东路”段,更是世间少有的Hiking的好去处。登上十八盘,在怪坡上或“大松树”下远眺,看海天万里如洗、一片蔚蓝世界,身心如同溶入广袤自然。曾带着几个外国朋友去过。他们久久驻足崖顶,半天才惊叹道:It is really breathtaking!

这,才是真正的大海!

 

大连的黄海海岸的奇丽,是由于它地质年龄的“年轻”。所以黄海一面,海滩多为卵石滩,而且卵石的个头都很大。即使号称“金沙滩”、“银沙滩”的海滨,也是铺着细小的卵石,并非真正的沙滩。唯一的细沙滩,是星海广场南边的“人工海滩”。

 

但是城市西边的渤海一侧,由于地质年代的久远,形成了与黄海海岸不同的大片大片的细沙滩。最有名要算在旅顺北路上的“夏家河子”,不仅沙细,而且滩浅。与黄海一边海岸的悬崖峭壁形成鲜明对照。这种一城两海,岸滩迥然不同的自然地理,在世界上大概也是唯此一地了。算是大连的海的最大特点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46-237849.html

上一篇:【开卷有益】从当代史名人“常凯申”说起
下一篇:学者们的逝去(续篇)
收藏 IP: .*| 热度|

2 赵明 htli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