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kysdc 地球科学苑-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

博文

无雪的冬景 精选

已有 5300 次阅读 2012-2-10 18:48 |个人分类:野外照片|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北京, 乐趣, 特色, 滑冰, 龙庆峡

    北京的这个冬天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一笔:不仅创造了数十年的平均最低气温的记录,很可能也要创造数十年来最低降雪的记录。
    无雪的冬天,生活也似乎失去了很多乐趣。那种万里雪飘的风景一下仿佛成了久远的回忆,连孩子们打雪仗的乐趣也彻底被剥夺了。
    对于喜欢户外活动的人,无雪和冬天依然挡不住他们走向自然的乐趣。可以到就近的公园的去滑冰,可以到人工雪场去滑雪(图1),可以去龙庆峡看冰灯(图2),可以到水库去冰钓(图3)。
    这些活动对于我来说,能够不反对就已经算不错了。有时间的话,我还是喜欢到山里逛逛,去欣赏骨感到极点的山景。运气好的话,会看到别有特色的自然冰景(图4~图13)。
    对于北京,最有特色的自然冬景当属分布在北京山区大大小小的冰瀑。
    一般讲,夏天水量丰富的地方冬天肯定能够见到许多冰景。有时,水量极小的小溪,由于冬天低温的“凝固放大”作用,也会变得分外壮观。
    北方严重缺水,冬天尤甚。凡是夏天有瀑布的山沟,冬天水量骤减,遇到低温,很快就凝结成冰,水滴不断从岩层缝隙中渗出,冰体也不断随之膨大,不出几天,就会形成美丽异常的冰瀑。
    形成冰瀑有三个必要条件:一当然是有足够长时间的低温,二要有水,三要有一定的落差。
    满足这几个条件的地方还真很多,最集中的当属密云与怀柔交界的云蒙山了。夏天的著名景区如黑龙潭、天仙瀑、京都第一瀑等等到了冬天摇身一变都成了冰瀑景区。另外,门头沟、房山、延庆、平谷境内均有大小不等的景观。有时,半山腰上的人工引水渠的渗水成了冰瀑重要的水源(图14)。水库大坝渗出的水流在冬天时也会形成类似自然冰瀑的景观(图15),甚至一根引水管的裂缝也可造就冰瀑奇观(图16)。

    中国的南方大部分地区,虽有足够的水和落差,但温度不够低,很难形成冰瀑,能够形成图17所示的样子已经很难得了(拍于2011年2月的重庆武龙仙女山)。
    京西门头沟龙门口村一线天景区附近的冰瀑也是北京地区有名的冬景之一。2月1日,本人抽空前去欣赏。这里的冰瀑大大小小好几个,最大的大约有十几米高,小的有多个。这些冰瀑的水流通道或是断裂,或是被断裂震得松散的岩层界面(图18~图21)。请注意第20图与21图的对比,我把断层的界线用红色标注,岩层的界线用绿色标识了一两条。这些断裂是亿万年来地壳运动的杰作,其中的燕山运动是著名的一篇。
    在欣赏美景时,您多留意一下它们的成因,会其乐无穷的。而这些,不一定需要特别高深的知识。
***************************************************************************

这些照片只有门头沟龙门口的照片和怀柔口头村的照片是2012年所拍,其余均为以前所拍。许多景色可遇不可求。野外请注意人身安全和防火 。   

1 京北滑雪场(怀柔)

 

2 延庆龙庆峡冰雕

 

3 怀柔雁栖湖

 

4 京西永定河

 

5 怀柔怀沙河

 

6 怀柔怀沙河

 

7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8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9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10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11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12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13 怀柔的无名山沟 (111公路旁)

14 怀柔口头村旁(怀柔—慕田峪公路)

 

15 珍珠湖水库大坝

 

16 怀柔

17 重庆武龙仙女山

 

18 门头沟龙门口村

 

19 门头沟龙门口村

 

20 门头沟龙门口村

 

21 同上

22 最后这一张是在昆玉河上拍的,哪些地质景观的成因与此相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536157.html

上一篇:众人心目中的宝贝——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
下一篇:仙女山的雪景
收藏 IP: 211.155.253.*| 热度|

27 李学宽 刘立 余昕 李璐 张珑 徐耀 李伟钢 齐伟 方唯硕 曹聪 王春艳 徐长庆 杨月琴 傅云义 吕洪波 孟庆仁 何宏 杨学祥 庄世宇 刘波 杨正瓴 crossludo laokanke yaoyuanshanqu ddsers zzjtcm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