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论-刘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feng

博文

互联网的“达尔文”式猜想---世界博览的采访报道

已有 4239 次阅读 2010-5-4 21:57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互联网进化, 世界博览

2010年4月初,我在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的办公室里接受世界博览记者的采访,详细阐述了我关于互联网进化论的研究过程,相关结论,以及与IBM智慧地球的斗争问题。采访的内容发表在2010年第8期“世界博览”,感谢世界博览记者和编辑的工作。

“工业革命时代催生出了物理学的大发展,我猜测信息时代人类可能会在神经学上产生重大突破。”也许这是我在这次采访中表达的最重要和令我自己激动的预测。

原文地址: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45842.html#_

                                                                                  互联网的“达尔文”式猜想

 

  “一个人死去后,他的大脑用营养液保存起来并和互联网连接,互联网上所有的摄像头和各种感应器将成为这个人的感知器官。他将继续感知这个世界,思考这个世界,影响这个世界……”

  “我总是有意克制自己对未来的想象,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互联网进化论的提出者刘锋兴奋但略显忧郁地说道。

  在他眼中的未来世界里活人可以隔着冥河,借助互联网和“死去的人”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生命将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永生。

  世界将不会再出现类似梵高的惨剧。梵高可以死去,但他的大脑将被嵌入到网络之中,谷歌街景将成为他重新审视世界、发现美丽的眼睛,网络连接下的绘图仪将成为他手中新的画板和画笔……

  在刘锋互联网进化论的框架下,所有“荒诞”的幻想都将成为逻辑推理下的“必然”。这样的“荒诞”幻想未必有人接受,但他的互联网进化论却被很多人所认可,甚至当刘锋将互联网进化论的相关论文提交到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网站学术编辑手中时,无法否定这一理论的美国编辑也仅仅指出了论文中的语法错误和进一步探讨论证这一理论的方法意见……


  刘锋和IBM的“抄袭”

  “现实中的我可能和网络中的我有很大差异……”微微发福的刘锋有些拘谨地做了开场白。他脸上闪烁的微笑透出些许轻松和自信,相比他博客中指责IBM公司“智慧地球”抄袭的战斗“檄文”的气势,相去甚远。

  2008年末IBM借着全球范围内“物联网”概念升温这股东风,伺机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和经营战略。IBM所描绘的未来图景和2007年刘锋逐渐完善和成形的互联网进化论“不谋而合”。

  事实上刘锋指责IBM抄袭并不是空穴来风。

  根据刘锋创办并用来发布互联网进化论文章的个人网站IP访问监控显示,在IBM提出‘智慧地球’前的一年(2007年),大量来自IBM公司和IBM中国分公司的IP地址频繁地访问他的站点。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IBM的学术剽窃,直到目前为止IBM方面依然没有回应我的质疑。”刘锋直言不讳道。

  除了IBM外,刘锋把人类大脑引入互联网研究后,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学术机构的关注。美国、新加坡、瑞典、英国一些大学也开始注意刘锋提出的新理论。

  互联网是什么?过去的学术解释物理而且冰冷,不同的机构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这一“死物件”进行了描述。

  互联网的边界到底在哪?难道仅仅是传统意义电脑终端吗?刘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首次将“人”的因素添加到了互联网的新定义中。网络的边界不再是没有生命的电脑,而是电脑使用者的头脑——拥有生命的终端。整个互联网的运行,都是为了人类大脑中记忆信息的处理。

  互联网一下变“活”了,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体也会根据人类的新需求和技术进步发生“进化”。

  在全新的视角下,互联网不再是物理技术的附庸,而成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

  刘锋的新理论认为:互联网再加人人的因素后,在某种程度可以被认为拥有类似人类大脑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这一理论被刘锋冠名为:互联网虚拟大脑。2008年刘锋也早已绘制出了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结构图,这一图谱清晰地解构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与刘锋理论类似的是:IBM“智慧地球”概念也抛出了互联地球的人,机器和数据的观点。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整合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结合。

  “对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其实他们也没有真正搞明白。尤其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连接部分。”刘锋对“智慧地球”评价道。

  在刘锋看来,互联网延伸的范围已经超越了地球这个概念,诸如火星探测等宇航活动已经将互联网的触角伸向了外太空领域,“智慧地球”的尺度显然已经“落伍”了。

  即使是“智慧地球”这样的新概念,搭建这一概念的技术根基依然建立在现有的技术之上。IBM火热的新概念并没有伴随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

  “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是互联网虚拟大脑理论下的过渡产物,时间会证明它逃脱不了抄袭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的命运。问题只是谁来抄袭的问题?是IBM自己,还是IBM的科研伙伴?”虽然刘锋认定IBM抄袭了他的成果,但对于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纯粹理论成果而言,问题仍将难有定论。

  物联网的另一面

  “时下最热的物联网,只能算是互联网的延伸……”和记者的交谈中,刘锋始终强调着这一论断。

  2010年3月份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公布了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排名,IBM公司拔得头筹。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是:拥有世界上最多专利数量的韩、日企业的创新力竟然被挤出了三甲之外,前三甲均被美国企业所包揽。

  冷静和清醒的人们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美国企业专利技术数量虽然未能称雄,但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商业盈利能力的功夫却是一流,而IBM则是一流中的一流。

  或许IBM的“智慧地球”并没有创新,但是IBM发现了“智慧地球”概念下的巨大商业价值。为了开拓新市场,IBM需要一个新的概念来进行商业包装。

  美国太公司常常占据着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这往往得益于他们常常能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占据着理论制高点。IBM提出了‘智慧地球’,作为抗衡中国相应提出了‘感知中国’。双方虽然都着眼于未来的物联网市场,但两者的胸襟和气度早已高下立判。这种制高点早已决定了在未来所占的市场份额。

  “在这场竞赛中,我只是一只蚂蚁,我个人的力量十分微弱。我能够做的或许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证明自己能够比IBM快一步……”语气略显无奈的刘锋道出了无奈的现实,当然他十分清楚:对于IBM而言一旦拥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加上IBM在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能轻易地对“智慧地球”概念进行实现。现实中,IBM的“智慧地球”所包含的“智慧城市”中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地出售给了沈阳市……

  对于IBM的“智慧地球”的扩张,刘锋有着自己的忧虑。“智慧地球”所延伸到的领域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如果IBM服务的都是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那么一个大企业往往挟持着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安全可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

  “威客”的爆发

  事实上刘锋之所以能发现并提出互联网进化论,归功于他的另一项概念的提出,那就是“威客”。

  2007年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大多数主流媒体都在热烈讨论“威客”这一概念,“威客”甚至走进了那年高考的试卷,而这一概念的诞生却源自于刘锋第一次创业的冲动。

  2005年还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读书的刘锋,开始有了做开办商业网站经商的念头。

  “在中科院的环境下,想做生意必须考虑自己有什么资源。我身边有很多的学者和专家,当时我就考虑能不能建设~个网站,来提供一个企业向中科院专家和学者咨询或者提问的平台。”刘锋说道。

  这种互动问答类的网站被刘锋命名为“威客”(wit-key,英文意思为智慧的钥匙,之后这一概念被延伸到那些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网络来获取收入的人),他大胆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如同博客、电子邮件一样,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威客。

  刘锋还为这种商业模式绘制出了一张“威客地图”,图中每个人都被各自所拥有的博客、电子邮件和威客连接起来,这种结构让刘锋联想到了神经元的结构,“威客地图”中的每个人如同一个个神经元。连接所有人的互联网自然成为了众多“神经元”的集合,从结构上看互联网和人类大脑是否相似呢?这一困惑让刘锋陷入了深思之中……

  除此之外,刘锋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年的暑假刘锋把自己彻底关在屋子里,来编写网站程序。他从网上下载了一套标准的BBS(电子公告牌)程序代码,在这套代码的基础上来编写自己的网站程序。

  “当时脑子里很乱,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一个什么网站,所以就在那套BBS程序上改来改去。让我吃惊的是:BBS程序可以任意变形成为其他形式的网站,包括是类似新浪、搜弧这样的新闻发布的门户网站、类似淘宝电子商务网站、个人博客、或类似维基百科这样的互动问答网站,需要什么网站我都可以在这套BBS程序的基础上改编出来。后来我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互联网的最初应用之一就是BBS。”刘锋回忆道。

  这一看似“苹果落地”的现象,引起了刘锋的兴趣。互联网最初只是BBS的应用,随后分离出各种新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应用的集合形成了互联网,那么从功能上互联网能否看成是一个人类大脑呢?

  刘锋按照知识层面将人脑的功能分成为三个区域:共享知识区,例如现实中可以免费给人指路的信息,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是所有人都可以浏览的博客。

  可交易知识区,例如现实世界中医生的专业知识必须等病人挂号后才能表达,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是智力互动问答的站点。

  问题区,例如现实中学生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难题,在互联网世界中同样可以看作是智力互动问答的问题。

  隐私区,例如现实中个人或几个朋友之间的隐私信息,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是电子邮件只能由邮箱所有者查阅。

  运动控制功能区,例如现实世界中人用筷子夹菜的能力或者用手指打键盘的能力,在互联网世界中如同网络软件,例如用户可以使用迅雷在网络搜索并下载电影。

  把这些区域~一对应起来,似乎看到了互联网和人脑的某种相似之处,同时互联网和用户大脑又紧密地连接着。互联网用户大脑的知识功能区通过互联网个人空间被映射到互联网中。

  当时刘锋洞开了“互联网大脑”领域的大门,但“威客”概念已经成形,那年夏天他将自己提出的“威客”概念写成论文发表在神州数码公司的企业内刊上。

  后来对于当年的举动,刘锋回应道:“那时我不太在乎论文的质量,只要能证明那个时间段我的确做了这些工作就行。”

  “威客”概念在那年诞生了,但是更大的疑惑却困扰着刘锋,以至于他在接受《世界博览》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当时我提出了‘威客’这个概念,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不好意思,因为那时关于‘威客’我并没有想太清楚。”

  尽管按刘锋话说当时“没有想清楚”,但正是“威客”让他发现了一片广袤的“蓝海”。

  互联网进化?

  当刘锋还在为“互联网大脑”苦苦思考时,几次偶然的听闻让他的视野再次放大。

  在一次中科院软件所和水利部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他得知2007年7月中国水利部开始在主要流域内的土壤,河流,空气中安放传感器,来及时将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

  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形成报告供防汛抗旱决策使用。

  在自然界安装联网的传感器如同千里之外互联网用户的感知器官一样,让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及时了解监测地区的各种环境信息。这一类似“躯体感觉神经系统”让刘锋迅速联想到他脑海中刚刚成型的“互联网大脑”。

  2007年刘锋在和中科院一名同事一起吃饭聊天时,偶然得知同事亲属正在为某地的一个风景区开发一套可以实时观看景区风景的系统。景区各处安装摄像机,摄像机和服务器进行联网后,所有入住景区酒店的游客和旅行公司的办公室职员能够通过这一“眼睛”随时查看景区各处的情况。当然如果摄像头加上麦克,人们也可以听到景区各处的声音。

  很快这套“视觉感知系统”和“听觉感知系统”毫无疑问地被刘锋归结进“互联网大脑”之中。同年Google也推出了“街景”服务,即在城市中安装多镜头摄像机,互联网用户可以实时观看丹佛、拉斯维加斯、迈阿密、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的风貌。

  在刘锋找到“互联网大脑”的躯体感觉系统、视听觉系统后,也迅速找到了运动神经系统。早已经被很多人接受的“远程打印机和复印机”成为了最早的案例之一。到21世纪前十年,刚刚出现的医生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手术的案例也趋于普遍。

  “互联网大脑”是否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呢?主要用于调节内脏的活动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人为意识的直接控制,很难像手臂运动一样,可以“随意”操控。

  在互联网世界中,同样存在这种不受人为控制的活动,如Google的网络蜘蛛(Web Spider)通过一个网页的链接地址来寻找其他网页,并将其存入到google数据库的一种自动程序,最终结果实现对互联网数据的整理和归类。

  最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哪里?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有控制和调节人的整个机体活动的功能。

  对应之下,刘锋认为: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就是核心服务器以及联结他们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在这些设备上,各种数据在这里交汇,其中就有那些各种感知类型的信息。

  到底是什么推动着互联网不断成长为一个“虚拟大脑”呢?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进步就是一部包含了其感觉和运动器官不断延长的历史,与此同时,人类大脑的延伸也一刻没有停止。”刘锋在《互联网进化论》中这样写道。

  对应地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互联网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可循?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将会怎样?为此他以“互联网虚拟大脑”中各部分神经系统逐渐“成形”作出了解读。

  虽然他理出了自己的思路,但是对于互联网发展背后起到根本推动作用的“看不见的手”,他依然难以作出解答。

  “这一领域的研究,可能需要不同领域上的各种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解开互联网进化的难题,可能将会推动神经学领域的研究。工业革命时代催生出了物理学的大发展,我猜测信息时代人类可能会在神经学上产生重大突破。”刘锋说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319791.html

上一篇:还有什么可以让我流泪
下一篇:死后存活在互联网的大脑应用结构图
收藏 IP: .*| 热度|

6 吕乃基 许培扬 刘广明 赖宇阳 曾新林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