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糨糊与江湖

已有 4074 次阅读 2010-5-21 09:1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江湖, 词义辨识, 糨糊

        到上海工作生活后,先是经常会听到“捣糨糊”一词,后来自己也竟然会不知不觉地用上这个词。
.
          据说,“捣糨糊”一词在上世纪末就流行全国,现在已经成为汉语言的一个常用词。它的词义,并没有准确的规定,如果是书面使用,要根据上、下文领会。在口语中使用“捣糨糊”一词,除了要根据前、后语领会,还跟语言情景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生意场谈价钱说对方“捣糨糊”,就是指对方胡乱开价或砍价;看货说供货方“捣糨糊”,就是指责供货方供货不实在或相应服务不配套;朋友间聊天说某朋友“捣糨糊”,意指他很会吹牛、口才很好或比较风趣;在娱乐场所说“捣糨糊”,指服务虚假;评价某一篇论文“捣糨糊”,指作者胡乱作文企图蒙混过关,或指作者抄袭之类;说某人很会“捣糨糊”,有时是赞扬某人很会做事,很有办法;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捣糨糊”这词在上海如何由来,即使上海人,也很少知道。“捣糨糊”一词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九十年代初上海黑道的一个术语,是“逃江湖”一词的音转,并在音转中发生了涵义的变化。

.
        前年暑假,浙大我们那一级不同专业的部分博士生同学们到长沙聚会纪念毕业20周年。在韶山冲参观期间,有导游问起我们是否曾去过江西。她说,若你们以前去过江西,这次又到了湖南,则算是闯过江湖了,今后一定会更顺达。
.
        因为以前没有在意“江湖”一词的这个隐喻,当时感觉还真有点诧异。回沪后检索了一下百度词条,呵呵,“江湖”学问不小的哈:

词语·江湖

  1。江西湖南:
       唐朝时,禅宗马祖道一住在江西,各地学禅的人,都风起云拥到江西去访道;湖南石头和尚-------希迁,唐朝比丘,禅宗大德高僧之一,曹洞宗的创始人,著有《草庵歌》,《参同契》流传于世,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两人都是当时众望所归的大禅师。由于天下僧侣不是到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就是湖南参访石头希迁,社会上就称参禅的人叫作‘走江湖’。‘江湖’这两个字,古代本是指的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沿用到后来,也称那些浪迹四方以杂技谋食者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指的就是过去禅者的云游参访。
  2. 江河湖海: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汉书·货殖传·范蠡》:“﹝范蠡﹞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 宋· 姜夔《白石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上》:“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
  3. 泛指四方各地:
  《汉书·王莽传下》:“太傅牺叔 士孙喜 清洁江湖之盗贼。”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之一:“流落江湖东复西,归来未洗足间泥。” 清 钮琇《觚賸·雪遘》:“祗以早失父兄,性好博进,遂致落拓江湖,流转至此。”
  4. 指民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悭钱。”
  5. 旧时指隐士的居处:
  东晋 ·陶潜《与殷晋安别》诗:“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南史·隐逸传序》:“或遁迹江湖之上,或藏名巖石之下。” 清 方文 《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他尽可以把这首诗拿去给 唐玄宗 看,说 李白 十分清高,身在魏阙而心在江湖。”
  6. 引申为退隐:
  唐· 贾岛《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宋 王安石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超然遂有江湖意,满纸为我书穷愁。”
  7. 黑社会秩序:
  在现代的年代,江湖两个字远远不是表达侠义的地方了。现代人说的江湖,往往是说的黑社会秩序。
  8. 有人的地方: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70-326731.html

上一篇:又开了一次眼界
下一篇:日本2008年6月14日7.2级地震震中周边强震监测台分布
收藏 IP: .*| 热度|

2 杨秀海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