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一:野外地貌概况简介
2020年11月上旬,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张峤博士的邀请,我们一行四人到滇西北横断山脉进行冰川相关地貌野外考察。本文以照片为主并作适当介绍,与朋友们分享野外地质景观与地貌风光。既然是到横断山脉区域考察,就先从横断山脉说起:
横断山脉:为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米,谷底比山峦低1000~2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横断山脉。从丽江到德钦实际上是横断山脉最集中的一段,可视为北段。
北段并列分布着五列山脉,深切的V形谷中夹着四条从北向南流淌的河流,分别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独龙江。事实上,从德钦到丽江应该是四江并流,而再向南则是三江并流,只不过已经不包括金沙江,而是包括缅甸境内的恩梅开江。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起源于青藏高原腹地,从沱沱河沿到玉树称作通天河,在川藏边界进入横断山脉之后叫金沙江,到四川宜宾以下主体称作长江。金沙江在横断山脉云南段有很多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举例如下:
金沙江大拐弯:位于白马雪山东大约15km处的奔子栏镇以北,有一段向西突出大约1km的弯曲河道,实际上是深切峡谷中的一段河曲,叫“大拐弯”实在有点夸张,但却成为G214国道重要的观光点。
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以西25km 的石鼓镇,江水沿着SE向的山谷到达石鼓镇突然转向NE,实际上是在两条断裂交汇处转向,这里才是真正的大拐弯,号称长江第一湾。
虎跳峡:金沙江沿着NNE向断裂,硬生生地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切开一道深深的峡谷,在20km长的峡谷内落差超过200米,是急流险滩充斥的巨大V 形谷,谷底与两侧山峰之间的高差达3900m以上,而河道最窄处不足20m。
进入横断山脉后,金沙江并非沿着一条主要断裂向SSE方向直线穿行,而是在近乎平行的相邻断裂间随意改道,其原因就是借助于NNE向断裂切割两侧山链,往往形成险峻的深切峡谷,如虎跳峡。丽江附近的NNE向断裂更加发育,为金沙江改道提供了重要的边界条件,于是金沙江与西侧的几个兄弟不再并行南下,而是掉头东去,沿着NNE和NW向断裂肆意地反复转折后经四川、湖北继续东下,最终在东海汇入太平洋(见图01、02)。
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东北部,离开中国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西贡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最大的国际河流。干流全长4880 km,在中国境内超过2198km。西部以怒山、碧罗雪山、邦马山等山脊线与怒江分界,东部则以云岭、无量山等山地分别与金沙江、红河分水。澜沧江纵贯横断山脉,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南北走向的河流。山谷高差最大段在云南德钦县内,其枯水位为2054米,而其右岸的梅里雪山主峰海拔为6740米,其相对高差达4686米。
怒江: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唐古拉山以南,经那曲由向东转向东南,在云南境内受到横断山脉的约束,沿着梅里雪山和西面高黎贡山之间的南北向怒江大断裂继续南下,进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经缅甸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怒江总长3240km,在中国境内长2013km。
独龙江:怒江西边还有一条国际河流并流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峡谷中有一条起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雪山群的河流---独龙江。独龙江在中国境内250km长,然后向西南拐进缅甸,汇入恩梅开江,最后并入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经缅甸入海,汇入印度洋,全长2714km。
横断山脉之所以迅速隆起成为中国西南隔断东西交通的南北向巨型山脉,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引发的东部边缘挤压逃逸造成的。这个年轻的褶皱山系由一系列南北向延伸的褶皱逆冲片组合而成,中间被多条走滑断裂切割,成为三江并流的优选通道。横断山脉是研究构造地貌的最佳场所之一,也是研究近现代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地区。
横断山脉的突兀隆起,在北段形成高耸入云的南北向山脉群,奠定了滇西北的地貌格局和气候特点:沿着山谷北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与青藏高原北来的冷空气相遇,为山区提供了充足的降水,使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山成了冰雪圣地,冰川雕刻着山峦,并将其融水注入峡谷,通过并流的江河将水返还给印度洋,同时切割峡谷并将风化与侵蚀的岩石碎屑搬运到远方。当然,金沙江的改道截留了重要的一支,向东转向滋润着华夏大地,也为长江口外不断增长着的新生土地提供了必要的砂土。
本次考察的重点是丽江到德钦一段,即:玉龙雪山到梅里雪山之间的区域,主要涉及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下面就图示部分景观:
(横断山脉及三江并流概况参阅网上公开资料和Google Earth图像解析而撰写,参考文献略。图片之底图依据Google Earth而作,照片由本人拍摄,并加注了拍摄时间和镜头方向。特此说明)
我正在整理梅里雪山和玉龙雪山近现代冰川地貌考察的材料,期待着尽快与大家见面。野外考察途中承蒙来自成都的唐师傅和龚师傅辛苦驾车,顺致谢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