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关于月亮的话题较多,原因是月亮在近地点,看起来比平时大一些。
看两组中国台北天文台的观测数据:
太阳视面对观察者的张角叫视角,太阳视角大约是0.5°(较精确值:在远日点为0.532°,在近日点是0.542°)。
月球平均半径是1738公里,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故近地点时视角为0.5482°,远地点时视角为0.4911°。
这些数据说的是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的视角大致是一样的(两次叙述用的单位不一样),真佩服造物主的神功妙笔。
看几首唐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幼儿园小朋友都懂的诗)
[唐]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前几节我们叙述的天文知识可以回答李白这一问了,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可以测算天体的远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26-1228303.html)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与“飞流直下三千尺 ”可媲美的浪漫)
[唐]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上面这首诗真值得细细品味:
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
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
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我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
今天,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附相关数据:
地球: 纬度1°长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纬度φ处) 经度1°长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标准大气压P0 = 760 毫米汞柱 大气中的声速(0度) V = 331。
36 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 ~ 5×10-5 忒斯拉 地球磁极: 北磁极:76°N, 101°W; 南磁极: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
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积 = 5。11×108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 = 1。49×108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29。2%) 海洋面积 = 3。62×108平方公里 (占总表面积的70。
8%) 地球体积 = 1。0832×1012 立方公里 地球平均密度 = 5。518 克·厘米-3: 地球年龄 ~ 46 亿年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 =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数(J2000) k = 20。
49552" 黄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黄径总岁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纪) 岁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轨道速度 = 29。
79 公里/秒
月球:平均轨道半径 384,400千米 轨道偏心率 0。0549 近地点距离 363,300千米 远地点距离 405,500千米 平均公转周期 29。53天 平均公转速度 1。
023千米/秒 轨道倾角 在28。58°与18。28°之间变化(与黄道面的交角为5。145°) 升交点赤经 125。08° 近地点辐角 318。15° 默冬章 (repeat phase/day) 19 年 平均月地距离 ~384 400 千米 交点退行周期 18。
61 年 近地点运动周期 8。85 年 食年 346。6 天 沙罗周期 (repeat eclipses) 18 年 10/11 天 轨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 5°9' 月球赤道与黄道的平均倾角 1°32' 赤道直径 3,476。
2 千米 两极直径 3,472。0 千米 扁率 0。0012 表面面积 3。976×10^7平方千米 体积 2。199×10^10 立方千米 质量 7。349×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水的3。
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 1。62 m/s2 (地球的1/6) 逃逸速度 2。38千米/秒 自转周期 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同步自转) 自转速度 16。655 米/秒(于赤道) 自转轴倾角 在3。
60°与6。69°之间变化 (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 反照率 0。12 满月时视星等 -12。74 表面温度(t) -233~123℃ (平均-23℃) 大气压 1。3×10-10 千帕
太阳:太阳质量 = 1。
9891×10^33克 日地距离: 日地平均距离 (天文单位) = 1。49597870×1011 米(1亿5千万公里) 日地最远距离 = 1。5210×10^11 米 日地最近距离 = 1。
4710×10^11 米 太阳常数 f = 1。97 卡·厘米^2·分^-1 太阳半径 R = 696265 公里 太阳表面积 = 6。087×1012 平方公里 太阳体积 = 1。
412×1018 立方公里 太阳平均密度 = 1。409 克·厘米^3 太阳表面有效温度 = 5770 K 自转会合周期: 赤道=26。9天 极区=31。1天 光谱型: G2V 目视星等 = -26。
74 等 绝对目视星等 = 4。83 等 热星等 =--26。82 等 绝对热星等 = 4。75 等 太阳表面重力加速度 = 2。74×104 厘米/秒^2 (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7。
9倍) 太阳表面脱离速度 = 618 公里/秒 太阳中心温度:1。5×107 K 太阳中心密度:160 ·厘米^3 地球附近太阳风的速度: 450公里/秒 太阳运动速度 (方向α=18h07m,δ= 30°) = 19。
7 公里/秒 太阳主要化学成分:氢(71%)、氮(27%),氧、碳、氮、氖;硅、铁等 太阳年龄 ~ 5×109 年 太阳活动周期 = 11。04 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