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基本同意该文观点。硬币的另一面可能是需要搞清楚有多少专利是为专利而专利,科研人员的自嗨。否则转化为所谓成果的专利不是坑了企业,就是暗含利益输送。
漫画:让科技成果“纸变钱”,还需迈过几道坎儿。 视觉中国 图
邱晨辉/中国青年报
一组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新数据,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司徒国海既喜又忧。
喜的是,过去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2022年增至36.7%,创5年新高;忧的是,其中的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
“才3.9%!”司徒国海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和院所的成果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存在大量“沉睡”专利,“有货无市”。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科技领域论文数量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热点论文数量更是首次取得排名全球第一的傲人成绩。在司徒国海看来,这表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达到一定高度,然而,基础研究中的创新性成果并不简单等同于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的建议提到“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更多的创新性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
那么,象牙塔里的科研成果为何“沉睡”,又该如何唤醒它们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27132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4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