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是我经年蛰伏后破土崛起的元年。
这一年,我新开设面向全校性的公共通识教育选修课《人际沟通与人类关系发展》(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and Human Relationships)。设计限额60名,达到满员60名。授课对象是康乐园内所有学院、所有专业、所有年级的本科生混修。这门课上得很有意思,学生普遍认为很有收益,我很满意。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让我体会到这样的公共素质教育远比专业教育更有价值。也意味着,我逐渐转型面向公共素质教育领域而远离专业教育领域。
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注明使用教材,考核方法): 本通识核心课程范畴:属于“全球视野”模块和跨院系公选课。 课程特点:参考英语原版教材内容、课堂汉语讲授。兼顾基本原理教学和实务分析讨论。贯彻“在做中学”教学理念。着眼于生物学(理)、人类学(文)、社会心理学(综)等多学科交叉内容的有效融会贯通,促进核心公选课开展文理兼修。提高大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及未来在公民社会中生存与发展要求的核心素养和技能。 教学目标:全面覆盖“人际沟通与人类关系发展”领域综合知识,提供发展人际沟通能力教育。聚焦在人际沟通在人类关系发生、发展、终止过程中作用、原理、应用。培养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与人类关系发展领域的知识理论素养,掌握基本技巧,学会融会贯通,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不断解决自身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入讨论人际沟通事务中存在的各种冲突、误解、对抗、妥协等管理,触及日常生活中“共识经验” (common experiences)。促进发展“面对面相互作用”(Face-to-Face Interaction)过程必备的有效知识、洞察力、技巧。引用当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大量成果,促进大学生理性思考在与他人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话、演讲、相互作用等过程,深入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人际沟通普适性原则、人类关系发展基本规律,逐渐养成解决人际沟通矛盾和冲突的理性思维定势、逻辑思考能力、行为习惯。初步具备公民社会要求的公民综合素质和生存发展技能。 推荐参考教材:讲课内容取材于美国一流大学主流原版教材《人际沟通及人类关系发展》(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Human Relationships)第6版,美国PEARSON出版社,2013。共450页。课堂讲课时提供讲课提纲(英文电子版)。 考核方法:课程考核成绩为“合格制”。课程结业具体要求是每个学生提交1篇课程论文(约1500字),并就此内容做1次课堂口头报告(小组)。 教学安排要求:本课程实施小班制(不超过60人)。供南校区本科生一年级、二年级学生混合选修。当修课人数太多时,可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开课1次。但每个学期不超过60人。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