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 王芳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正在越来越多地流向城市社会,以地缘、血缘为纽带的乡土社会正在慢慢解体。在新的环境中,农村外流人口能否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社会网络?他们的情感性行动与工具性行动呈现出什么样的轨迹?在城市社会他们将如何获得足够的信息、机会与社会支持?如何能由强关系社会转向适应弱关系社会?如何在一个“污名化”的社会环境中应对社会排斥?
乡土中国渐行渐远,乡土文学和艺术形式开始变得稀缺。三十年前,当中国大部分人都生活于强关系的乡村社会时,人们更加喜爱关于城市生活的文学,对于市场和资本社会充满了好奇与憧憬。而今,当越来越多的人谙熟了城市生活的喧嚣、紧张与冷漠之后,他们开始怀念相对封闭的乡土社会的平静生活。然而,乡土中国正越走越远,一些社会关系结构正在解构,而新的关系尚在摸索之中,没有完全建立。在这样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如何来安放他们尚未完全冷却的乡土热情?互联网是否提供了一种类似“村庄”的强关系结构?这种替代性的制度补充安排究竟在情感与市场的结构中起到了怎么样的补充作用?正如科学网上一位教授所言:“在科学网上,教授希望得到娱乐和放松,而研究生却想获取资源”,这两种需求的冲突常常引发一些争论,甚至冲突。但正是这样一个强信息关系的平台,打破了现实社会中二者之间的“社会排斥”或“社会隔阂”,促进了知识、信息、情感、机会等资源在两个不同网络之间的流动。
但是,对于农村外出人口而言,他们与城市社会之间的隔阂受到更多自然的甚至制度性的社会排斥,但是,他们和城市社会之间却没有一个像科学网这样具体的、结构紧凑的网络平台来获取机会、信息与物质资源,所以他们面临的社会支持仍然极度稀缺。另一方面,城市社会因为他们的加入,一方面感受到安全、资源和社会优越感等方面的危机,一方面又渐斩明白外来人口对城市社会的运行正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排斥与同情并存。好在政府已经开始转变观念,正在试图通过制度性的调整来调整城市社会对于外来人口的刻板印象,虽然他们出于社会资源与管理成本的局限也同时通过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来固化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或减慢阶层之间的流动。
乡土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道路是漫长的,这期间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城市社会的人群与区域隔离、乡土文化的遗失、大城市病的漫延,等等。我们如何平稳地渡过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除缺制度安排的调整之外,也许我们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络的平台,来营造一种融和的文化,消除偏见、歧视与隔阂,为处于茫然和困惑中的流动人口以及茫然和困惑中的原有城市人口以足够的情感与信念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