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是我老年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其实我从小就爱看书,特别侧重历史和人文地理,因为它们会使我增长许多知识,特别是有趣的知识。在人变得越来越老的时候,读书就仿佛自己在世界各地漫游,不断地生活在各种人中间,经历着各种历史的片段,不断汲取别人在观察和体验之后的智慧结晶,提高了我对问题的判断思维。我的女儿开玩笑,说我那么爱看书,应该去做图书管理员。我心想,那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身边的老同事说,他们现在连看报纸都困难,别提看书了(人老了,视力越来越不济了),不过,这里还是有个兴趣问题:我就受不了那些成天围着牌桌争执和琢磨出牌的生活。
这一阶段,我没有写什么东西,一是在打印我父亲的遗稿,足有近20多篇。这也是一种阅读,他的1929年到1935年之间的作品:创作的小说、散文和译文。那个年代,他年轻气盛,没有约束,譬如他对1919五四之后十年中国文艺翻译的观察,直率而深刻;谈诗的创作:从生命到字,从字到诗,纵横分析,结论是诗的背后一定要有生命,对文字的深刻了解,也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和了解;他翻译的对福楼拜因《包法利夫人》而被公诉的当年法庭上的公诉状、辩护状(很长)和最终的无罪判决书,读来真是对理解《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的全面理解,我深深感到,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必须经得起这样的正反、细致的辩论才能让公众了解的。遗憾的是,从左的思想在中国国蔓延之后,他就没有再写出那样自由发挥的杰作,当然,翻译除外,《漫谈我的翻译》是他晚年对翻译的几点体会,他概括为:传神、忠实、润色和知识四点,我觉得很有道理。
在这项工作之余,我最近看完了《看见》 ,《非洲十年》 ,《像自由一样一样美丽》 ,还有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等等,一本接一本。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都引发了我的感想。特别是让我看到了许多底层人的生活,看到在世界的繁华背后还有着大批没有发言权、没有辩护权、没有……,只有苦苦的劳动,接连不断的生育的那些穷困地区的非洲妇女,但是她们仍然会在苦中求乐,内心没有失去爱,没有对生活的绝望。我为作者深入非洲的勇气所感动,就和被发表《看见》的主持人能和被访者贴心平静的交谈所感动一样。撒哈拉的故事是作者在七十年代中期的作品,殖民主义在走向没落,当地民族要求摆脱殖民统治,西班牙不得不让当地人自决,可以说,当地的撒哈拉威人没有不支持独立的。但是,长期的殖民统治留下的却是一大批大字不识,没有开化的沙漠中的居民,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摩洛哥会乘机而入,真正为独立而奋斗的沙漠游击队却被击溃,幻想着独立后开展国民教育的队长被击毙,居民中出现了分化,“哭泣的骆驼”是最后这本书的一篇。上面的两本关于非洲的书让我深受震撼,理想不能代替现实,人类还有多少被遗忘的角落,他们要追上文明有的多长路要走。
《像自由一样美丽》介绍的是在二战期间被集中在捷克特来津的犹太儿童的诗和画,一万五千名6岁到16岁的儿童,一批一批的被送到毒气室,被杀害了,最后只有100多人存活了下来。在那样饥饿、寒冷、非人的生活条件下,这些儿童的心里还存在着对爱和美的幻想。在书的最前面作者特别简述了希特勒是怎样利用了人心的自私和虚荣,在当年德国的青少年中灌输了优等民族的思想,在经济困难的灾难面前,这些人会相信所有的灾难都是所谓劣等民族造成的,希特勒竭力让人相信:善良,同情心只是弱者的感情,要让这个国家强大,需要的只是“钢铁一般的意志”,最后得到的是对“领袖”,也就是对他的服从。于是在那些集中营里,那些年轻的党卫军们做出了超乎人想象的残忍的行为。
书启迪了我的心灵,阅读开阔了我的眼界,孤寡老年寂寞、单调的生或变得有趣。我不愿意沉湎于老年养生那样的紧张的情绪之中。但是对阅读的爱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培养起来。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更多地沉浸在物质玩具和电子游戏之中,当然还有过早过重的学校作业(这一点,教育部已经在要求改正,但是家长和各地的学校还似乎并没有完全跟上)。相比许多国家,中国人的阅读爱好似乎是排在比较后面的。我真希望我国在这一点上会有一些改观。成年人和家长们是责无旁贷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