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常听见有人揶揄,说 iPad Pro 这东西是「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想要用它提升效率的冲动很常见。但拿它正经来做事情,是不靠谱的。
今年的情况,似乎有些变化。新 iPad Pro 也上了 M1 芯片,内存最高升到16GB,硬盘加到了2TB。于是许多人就兴奋了起来,觉得6月的WWDC,一定会把这么强的计算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于是各种WWDC发布「神预测」纷纷登场,例如完整兼容 macOS 应用 ,Final Cut Pro 发布 iPadOS 版本……
大家越聊越兴奋。WWDC 当晚,很多人通宵未眠。
我没看直播,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我起来,看到很多 UP 主的新视频封面都是痛哭状,纷纷表示要把 M1 iPad Pro 退货!
出了什么事儿?
其实,就是因为「没出什么事儿」,所以把他们委屈坏了。
顶配的 iPad Pro 12.9 寸,加上官方配件接近20000的价格,更新完系统后……居然还是原先那个平板?!
我相信,iPad Pro 会不断演进。几年之后,你大概能看到更为强悍的平板电脑。剧集《西部世界》里已经给我们展现过了。
但是,咱们站在当下,也不妨讨论一下,iPad Pro 究竟是不是个生产力工具?
先说结论:
我觉得是。
我去年5月买了12.9寸 iPad Pro ,至今用了超过一年。在这一年里,iPad Pro 帮助我做了很多事儿。
我是个大学老师。平时主要的工作是教学、科研、带研究生。iPad Pro 可以帮助我收集资料、备课、撰写教案、做幻灯、读文献、积累卡片、管理知识、做演示……
另外,我在写公众号和做视频号时,iPad Pro 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
一些常用的,甚至是系统自带的功能,咱就不提了。说说几个让我印象最深的应用吧。
首先是 Notability 。
要说手写记录,这东西比起 iPadOS 15 的备忘录增强版,并不见得有多大的优势。但是,你拦不住它有个超级强悍的「录音」功能。
你可能觉得,录音有啥厉害的?
这个录音,可不只是把声音录下来,之后便于回放而已。
在Notability中,录音和你手写、录入笔记的进程完全同步。在从头播放录音的时候,你的笔记会变成浅色,然后随着声音播放过程逐渐出现。
如果你有想要聚焦的地方,直接点击某处笔记,就能跳转到当时的声音位置,重新播放对应的上下文。
怎么样?确实能帮助你提升复习的效率吧?
第二个是 Muse 。
Muse 其实是一款「非线性素材拼接工具」。在你搜集的文本、图片、视频、PDF和各种摘录(excerpt)上,都可以用各种笔触来涂抹或高亮。这使得创意总可以不经意间,从笔尖里奔涌而出。
当然了,那只是Muse的官方推荐用法。我个人的创意,是拿来给学生批改论文。
从前给学生看论文,尤其是远程批改,总是很麻烦。我阅读的时候要做好批注。字儿写少了,学生看不懂;写多了,我的负担也很重,而且页面边缘也没有那么大的地儿。种种限制造成沟通中总会出现问题,甚至是误解。
自从有了Muse这款工具,我现在指导学生论文已经基本上改成了视频模式。
这是我今年毕业的研究生交完初稿时,我做的批注。从这个动图里面,你可以看到,所有的问题,经过标注之后都可以平铺在主面板上。讲到哪一个,就可以立即转入对应的文章上下文。这样可以做到指向清晰,有理有据。
即便是疫情过后,不再需要远程指导了,这个工具也依然有用。我可以当面给学生讲解时,把这个过程录下来,发给学生。学生如果一次没有完全理解或者都记清楚,还可以通过回放的方式,把全部修改要求一一核对清楚。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低水平重复与返工带来的效率损失。
另外一个,就是我此时写作所用的工具——Craft。
这款工具,可以让你写作时候的段落顺序调整,变得异常轻松,甚至有趣。
例如这里给你演示从右侧的原始资料里面拖拽内容,然后在左侧的写作区域进行排布、编辑和撰写。对卡片式写作来说,这种体验真的是极佳。
iPad Pro 的分屏功能一直被认为很鸡肋。但是这里你可以把数据采集/研究,和撰写功能放到两侧,然后很容易进行资料的整合。
配合上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写作感觉好极了。
对于 Craft 来说,这点儿功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我觉得对于「生产力」这个词儿来说,Craft 是很有野心的。现在正在争取打通上下游,做一款一站式的知识生产应用。
可以看到,上述应用有些是跨平台的,并不局限在 iPadOS。 但是在iPad Pro上使用它们时,确实能带来最佳的体验。
是不是因为有了这几款好应用,iPad Pro 就是生产力工具了呢?
当然不是。
「生产力」的任务,往往意味着创造。创造是需要门槛的,往往也是复杂的。
要应对这种复杂性,我们就需要把它拆分成各种流程、环节,然后一步步积累配合,完成目标。
这些被细分的环节里,有些是 iPad Pro 更加擅长的(例如前面举过的几个例子)。如果它能够和其他环节配合起来,就构成了「生产力」系统的一部分。
有人认为 iPad Pro 不是生产力工具,是因为他们试图完全放弃电脑,然后单纯用iPad Pro 来工作。
这时候,你就会立即发现,iPad Pro 的缺点全都「暴露」了出来。
没有更多的窗口相互配合;不能安装苹果商店之外的应用;没有 Keyboard Maestro 这样更强悍的自动化工具;没法运行 Python 脚本……
这么贵,还有这么大的功能局限性。库克你不害羞吗?
但是,我想问一句——这样比较,有意义吗?
别忘了,iPad pro 是有自己生态位的。在苹果的全家福里,它绝对不是 Mac 的替代者。否则,就真成了内讧了。
iPad Pro 或许可以帮助你完成许多工作的大部分,但它很难完全替代一台电脑的。即便剩下的只是1%任务场景,你也无法忽视这种限制。
有的人会给你展现他的各种工作都在一台 iPad Pro 上完成。让你看得如痴如醉。但是,这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到了一些具体的任务上,你的选择会变得非常有限。甚至,为了完成同样的工作,会比 Mac / PC 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折腾的时间。这不仅得不偿失,而且会让你的认知经历严重的稀缺感。
稀缺感是恐怖的,它是创造力的大敌。
既然这样,我们干脆用电脑不就好了,干嘛一定要用这么贵的 iPad Pro 呢?这不是银样蜡枪头吗?
考虑以下的情形。
面前放一台 Macbook Pro 或者 iMac ,可以让你有更强的工具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整合输出。但是很多的情况下,你有了时间,或者有了灵感来处理自己未完成的任务,手头却没有这台电脑。
因为那一点点不便,你就根本不会去做出某些行动。但是,你的灵感从产生开始,随时都在消逝中。
或者,你累了,或者情绪消耗到一定程度,根本就不想打开电脑。因为这会让你觉得自己在从事严肃的工作,从而紧张焦虑。
这时候,你开启点亮 iPad Pro,反而变得更加轻松。用笔触轻轻勾勒一些随想的内容,也能帮助你为后面的知识产品添砖加瓦。何乐而不为?
iPad Pro 不完美,尤其是经历了预期管理失败的 WWDC 2021 后。但是你不必那么伤心,也不必直接断言它就是个游戏机+追剧机器。如果我们不再那么执念非要 iPad Pro 「替代」你的电脑,它的作用反而更容易发挥出来。
多啰嗦一句,我觉得自己去年买的 12.9 寸,实在太大了。如果你平时的应用,总需要单手持握,或者总在旅途中使用,那最好还是选择11寸。背个大 iPad Pro + 妙控键盘,跟背个 Macbook Pro ,体积和重量上真的差别不大。
你觉得 iPad Pro 能帮助你的工作和学习吗?你认为它算是生产力工具吗?
欢迎把你的想法写在留言区,咱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题图:Photo by Ernest Ojeh on Unsplash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