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鹏翔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毕鹏翔

博文

Kathy Brush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立法过程的梳理

已有 2498 次阅读 2017-10-24 07:19 |个人分类:标准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质量奖, 国家质量改进法案,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

Kathy Brush .The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Improvement Act: An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of the Immediate Antecedents, the CongressionalHearings, and the Passage of the Legislation (1982-1987).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事前准备、国会听证会,以及立法过程(1982-1987年)的梳理与分析

本文探讨了美国国会对美国自二战以来在1982年首次出现贸易赤字的反应。阐述了国家质量奖立法的起源、国会听证会以及其他一些导致美国过会应对贸易赤字的策略从提高生产率到质量改进的转变,并最终促成国会通过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MBNQIA)。主要研究结论:

1.第一阶段(1982年至1985年)主要由经济学家和计量学家主导,他们关注的是生产率。经济学家和计量学家将生产增长速度定义为美国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主导了1983年的白宫生产率会议,并说服国会相信提高生产率增长速度将提升国家竞争力,从而改善美国贸易逆差状况。1984年,美国的生产率增长率提高了,这意味着不再需要执行白宫生产率发展会议提出的建议,以扭转美国生产率增速下降的趋势。认为没有必要实施任何会议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想法意味着,没有必要实施拟议中的国家生产率和质量成就奖,这是1983年会议上提出的建议之一。

2.第二阶段(1985年至1987年)主要由质量专家和私营管理人员主导,他们关注的是质量。尽管美国的生产率增长情况在1984年有所改善,但美国的贸易逆差继续恶化。这导致了国会对经济学家和计量学家信任度极度下降。他们认为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将改善美国贸易逆差情况。国会对经济学家和计量学家信任度极度下降,为质量专家和私营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影响国会,并以质量作为美国国家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来取代生产力。国会认可质量的重要性,或认可质量为美国国家竞争力的决定行因素,促使国会开展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的立法工作。

3.尽管法案的名称为国家质量改进法案,但对现有记录的核查表明并不是因为美国国会对美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担忧,才引入和通过了该法案;也没有记录表明美国国会受到了改进与美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相关问题的愿望的影响。

4.记录表明,受以下4个因素的影响国会引入并通过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案。

(1)美国国会对日本不断提升的国家竞争力的担忧,并确信日本国家质量奖对日本二战后的商业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专门针对国家质量奖的证词及1986年国家质量改进法案中,给出了戴明奖提高了日本产品质量的参考资料;在记录中还保留了大量戴明奖提升了日本国家竞争力的参考资料。

(2)国会相信生产率和质量之间是正相关的。虽然在主要的文件中没有支持性证据,但也有重复的直接和间接的结论,即质量和生产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987年起草的质量改进法案草案和报告中明确表明,国会认为提高美国产品的质量将会提高美国的生产率。

(3)国会相信实施该法案不需要任何成本。在听证会记录、各种报告、法案草案和最终法案中,都有大量的资料表明实施该法案不需要任何成本。

(4)商务部长之死。在1987年7月25日,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去世之前,参议院曾表示,没有兴趣为HR.812提供一项配套的法案。然而,在7月28日,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去世后的第三天,参议院通过了1251号法案。1251号法案和马尔科姆波多里奇之死亡之间联系到了一起:参议院修改了法案的名称,以便法案的名称中包含马尔科姆波多里奇的名字。1996年5月20日,在采访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院长Harry Hertz时,Harry Hertz院长曾表示:“国会通过MBNQIA的原因之一是:国会想要纪念马尔科姆波多里奇,这位伟大的商务部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332-1082175.html

上一篇:Kathy Brush,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之前的国际历史研究
下一篇:Kathy Brush.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绩效
收藏 IP: 36.46.16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