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h19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zh1945 一个路口畅通,天下路路畅通。

博文

构建四维立交道路系统 破解交通拥堵治理难题

已有 6691 次阅读 2020-4-15 22:24 |个人分类:专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四维, 立交, 道路, 系统, 交通拥堵

     构建四维立交道路系统   破解交通拥堵治理难题

 

四维立交道路系统的设计方案,已成功的破解交通拥堵难题,可以实现人、车的无交叉、不停留、无拥堵的全程运行过程。

什么“四维立交道路系统”?它是如何产生的?

破解交通拥堵,首先需要理论支撑,在理论方面有创新,有突破。


“四维立交道路系统”建立的原理是什么?

至今,缓解交通拥堵的主要方法,一是上天,修建立交桥,但超过两层就不好了;二是入地,发展地下公路。长期以来,上天入地这种立体交通,己经成为交通道路的基本模式,极大减少了、车发生交叉的机会,有效缓解了拥堵增加了道路畅通。

用地上多层高架桥和地下汽车公路,增加道路容量和延长行车时间而缓解了交通压力,但是,在上天入地的车辆进入道路地面层,又产生了人、车点,可以称为∶立交桥交叉点———交通拥堵的新堵点,成为等待最后破解的交通难题。

从直观的立体视角看,城市交通道路有两个“空间”


“地上空间”、“地下空间”,已被充分利用。但为什么各式花样翻新的立交桥不能最终破解拥堵,而又造成新的拥堵

因为“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都是二维平面空间,无法解决人、车交叉的立体空间的问题。

立交桥交叉点,发生在以道路地面界面层为轴线的上、下“空间”这个正、负方向的“空间”区域,即发生在“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之间的半地上、半地下“空间”区域内,这个“空间”区域,是车辆上天、入地的交叉处,也是立交桥交叉点发生的唯一“空间”区域,破解交通拥堵,最终消除“立交桥交叉点”,需要关注和利用这个至关重要的“空间”的特征和功能。


我们单独将这个“空间”划归为一个独立“空间”,称为“地面空间”,成为 继“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之后的“第三空间” ,共同构成“交通三空间”。

“地面空间”——— 交通“第三空间”,这个特殊的道路地面层的上、下的立体“空间”,不同于单纯的“地上空间”或“地下空间”这两个“二维空间”, “地面空间”,属于“三维空间”,它具有半地下和半空间结构特征,有与地面人、车交叉的基础条件。


“地面空间”———“三维空间”,其半地下和半空间结构框架的发现和运用,可以化解城市交通红绿灯、交叉点等诸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冲突点。

 “地面空间”这个“三维空间”,应用在交通道路设计中,可以进行多种方式调整方案中人行道、车辆道路的方向、高度和落差的设计转换,有利于完成对现有立交桥模式的彻底改造,实现最后消除立交桥交叉点


单层28个方向无交叉立交桥设计,正是运用“地面空间”(三维空间),实现人、车的无交叉、不停留、无拥堵

由此,“地面空间”(三维空间),+28个方向无交叉立交桥,共同构成动态的交通“四维空间”形成“四维立交道路系统”。


“地面空间”(三维空间)新概念,为城市“四维立交道路系统”设计理念形成提供理论支撑,“四维立交道路系统”的产生,也为“交通三空间”及“第三空间”的新概念、新理论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

“地面空间”(三维空间)——— 交通“第三空间”, 一个等待开发的空白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224459xof70416.gif

                                                        四维 立交 道路 系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375584


                              



本文自由转载,无需授权,请注明本文来自彭振华科学网博客即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7835-1228565.html

上一篇:我乐了!看到核心期刊退稿原因之后
下一篇:无拥堵的交通道路设计新模式
收藏 IP: 223.73.238.*| 热度|

3 陈满荣 薛泉宏 徐明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