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盛荣 srzou@qq.com https://1x.com/simon1968 https://500px.com/p/simon1968
摘要: 纵观西方绘画和摄影艺术史,艺术离开大众太久太远了!近100多年来,极左倾现代艺术的自我个性感性审美越来越占上风,但也脱离了大众共性的审美需求。摄影是门喜闻乐见的艺术,理应受到大众的喜爱。摄影艺术中的印象派摄影在技术上过于强调模糊技术从而希望达到突出主要印象的目的。我们主张新印象派摄影可以汲取印象派绘画和其他左倾现代艺术流派的精髓,题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技术上用构图角度变化、光影对比和色彩对比来突出摄影家个体主观印象,摄影作品中的0.618比例表达生活中客体理性,其余的0.382比例表达摄影家主体的认知、思想、情绪和情感,期望符合黄金分割定律。不同于极右倾的写实主义,新印象派摄影使得摄影既能满足摄影师情感表达的需求,又不同于极左倾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新印象派摄影还能服务于大众审美,为大众在琐碎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增加美的光彩,为平凡的现实生活增加一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光亮。
1. 引言
艺术应该服务于大众。摄影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摄影的目的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生活,应该表达艺术家的认知、心理、思想和情感。
上世纪初现代主义左倾化以来,现代主义极端思潮盛行,现代摄影流派过分注重摄影师自我感受而忽略理性,过分追求摄影新技术和新理念,过分追求摄影家个人的情感宣泄需求,而偏离了大众审美。
摄影和绘画一样应该平衡大众审美和个性心理需求, 才会如当年的印象派绘画一样深受大众喜欢。
2. 摄影流派发展过程
摄影来源于绘画,发展并渐渐脱离绘画独立成单独的艺术。
摄影思潮的左和右倾化决定了摄影各流派形成和发展。
A.摄影题材的来源:
右: 来源于生活各方面 左:来源于宗教,个人梦幻及其他
从右到左:写实主义 , 自然主义 ,/ 绘画主义, 超现实主义 , 印象主义 , 新现实主义 , 达达主义
B.摄影技术的偏重:
右: 偏重来源于绘画等技术 左: 各种新摄影技术
从右到左:绘画主义 ,自然主义 , / 印象主义 ,
写实主义 , 新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 抽象主义, 达达主义 , 纯粹主义
C.画意情感表达:主要0.618比例纪实反映被摄客体,其他0.382比例表达摄影家主体情感
右: 纯被摄客体对象 左:纯摄影师自我感受
从右到左:写实主义 , 自然主义 , 绘画主义 /,印象主义 ,新现实主义 ,抽象主义 ,达达主义 , 超现实主义
印象派摄影产生于印象派绘画,但印象派摄影过分拘泥于用模糊表达方法来突出艺术家印象。我们主张创立新印象派,去除印象派摄影过分模糊的理念,汲取印象派摄影和其他现代摄影流派的优点,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增加美的光彩,表达对阳光生活的追求。
3. 新印象派摄影产生
印象派绘画很受普通大众的喜欢,特别是前期莫奈的印象派,不过分注重细节,用光和色来突出表现画家印象。而印象派后期过分注重画家自我的感受,大胆情绪化用色等构图和技术创新,反而脱离了被摄客体的理性真实,脱离了大众的审美。流派创新精神可嘉,但过分个性的艺术表现就脱离了大众。 新印象派摄影可以汲取印象派和其他左倾现代流派的精华,题材上来源于日常生活,技术上突出艺术家主观印象,情感表达上通过照片中的0.382比例表达摄影家情感,从而不左不右地表现日常生活。
4. 新印象派摄影理念
摄影题材、摄影技术、情感表达不能太左,也不能太右。平衡好比例,表达日常生活中事物客体的理性和摄影家个体的感性。
新印象派摄影应主要来源于莫奈的印象派,而非后期的夸张的梵高印象派。莫奈的印象派最大的贡献在于题材来源于生活,技术上重视光影和色彩的表达来表现画家的印象感受而忽略某些细节,情感上以少量比例表达画家情感。
新印象派摄影题材:日常生活各方面。
摄影技术:不靠模糊技术,而是靠构图角度(调节被摄客体和环境的对比关系,调节虚实对比平衡)、光影对比和色彩对比,突出摄影家主观印象和感觉。
情感表达:主要的0.618比例反映被摄客体的理性,其余的0.382比例表达摄影家主体的情感。
5. 总结与展望
艺术来源并服务于生活,艺术作品期望0.618比例表达生活,其余0.382比例表达艺术家情感。符合大众审美的照片才能产生欣赏者的共鸣。艺术流派不应该是左倾小众化的先锋派技术和理念的探索。
新印象派摄影使大众在琐碎枯燥的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凝固美的光彩,为平凡的生活增加一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光亮,为悲观的生活增加一点乐观。远方的生活因为艺术而精彩、有诗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1 0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