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zchen

博文

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 精选

已有 7459 次阅读 2025-2-14 11:50 |个人分类:大学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本人撰写的工作体会和研究文章。微信公众号名称:大学教师之发展

网上阅读到中国青年报2023年11月30日的文章,文章说:“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感觉当下一些年轻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66.7%的受访者指出,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57.0%的受访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顺应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文章给出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人云亦云、缺乏问题意识、听风就是雨来源:http://zqb.cyol.com/html/2023-11/30/nw.D110000zgqnb_20231130_1-10.htm

百分之八十多的年轻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应该是个大问题! 百分百会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会影响到我们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文章中列举的事例基本上都是大学生,任何一位大学教师,看到这样的数据,相信也应该很快会想到,我们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究竟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以至于学生出现目前这样的状态。

有的高校教师认为,这应该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的问题,其实不能这么看和这样推脱责任的。尽管中小学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训练方面确实做得不够好,大多是让学生专注于牢记知识点,习惯于钻研解题技巧,瞄准的是考取名校。但我们认真思考,中小学生在没有充分的知识积淀时,确实是很难在学习中进行质疑的。当学生经过大学的训练并毕业后,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依然远远不够,确实责任不在中小学教师了,而在于我们大学教师。实事求是的说,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更容易实施,更需要实施,更迫切需要实施,而这方面我们确实做得有很大的不足。

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

你的上课就是讲解教科书的观点、方法和技术吗?

你会常常鼓励学生们提出与教科书不同的观点、技术和方法吗?

你常常询问过学生们“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了吗?”

你有对学生进行启发以让学生对某些理论、技术和方法产生质疑吗?

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了批判性思维氛围吗?

你曾经向学生们介绍过你自己对某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不同看法吗?

你是否曾经批驳过某种理论、技术或方法的不正确性或不完善性,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吗?

你常常让学生们进行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技术的比较分析吗?

你的课程考试有较大大比例的开放性考题吗?

在你的课程实验中,安排有自主实验的环节吗?

等等,等等。

如果我们的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就是局限于让学生们记忆和理解教科书内容,做实验也是安排的照葫芦画瓢的内容,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你也不予以分析和鼓励,那么,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在你的教学中慢慢被消磨掉了。某学者对某高校三届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过调研,结果发现:“在回答一些涉及教材主要知识点的开放性考题时,72%的学生的观点惊人地相似或雷同,原来都是复制于教材中现成的答案;对于教科书之外的有关本专业某一问题的看法,有84%的学生不知所云。(摘自某顶尖大学教师的论文)调研数据得到的这两点结论,也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其原因与我们照本宣科的教学密切相关。

大学教学,本质上是基于研究的教学,是基于学术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没有质疑,就难有学术。所以,大学教学中,面向问题就非常重要,不管该问题教师是否可以解决,关键是要看到问题所在,这就是了不起了。上了一门课,没有什么“问题”需要研讨,需要解决,就是强调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有独立思考的需求吗?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就是理解教师给出的“模板”嘛。没有质疑思维和质疑学习活动,那就问题更大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源头活水都被切断了,长期下去,就是人云亦云嘛, “事实上学生们已成了教科书现成观点与话语的奴隶,学习过程成了记忆过程。(摘自某顶尖大学教师的论文)。这样的教学,如何能有创新思维,更别说创新能力了。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要!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大学阶段!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切入途径就是让学生有质疑思维!

质疑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哥白尼正是质疑托勒密体系,使他成为推翻“地心说”的第一人,也使他真正成为近代科学质疑的第一人;法拉第对是否可能由磁产生电的质疑使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没有对大型计算机功能的质疑,便不会有个人电脑的出现,更不会有划时代的微软和比尔盖茨。教师在讲授一个理论、技术和方法时,肯定要自己有质疑思维,要清晰地认识自己将要向学生讲授的内容是否有更好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可以代之,是否就是不可动摇的百分百正确的“铁律”,是否就是没有进一步发展空间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经过自己质疑角度的思考或验证后而确认正确且最优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自己可以自信地向学生们讲授,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质疑(一种教学方法,即内容是正确的,但引导学生质疑,然后向学生说明内容的科学性,该教学方法的流程大体是:“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学生研讨或争辩”→“教师阐述”→“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教师归纳内容的科学性和结论”)。

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毫无疑问,让学生不假思索地接受或强制接受教师的观点或教科书的观点,都不是最好的大学教学。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对教科书的观点这也请牢记,那也请牢记。这样记忆性的教学,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给出的结论,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留存率只有5%,更别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了。讲解某个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给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给出自己认为比教科书更好的解决方法或解题方法,看似不是质疑教科书,但却是给出了有别于教科书的、差异化的和新的观点和方法。这就是在质疑教科书上的内容未必就是最优的思维角度上,提出新的、有特色的或创新的想法。常常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创新思维的习惯就养成的。事实上,通过引导质疑的教学,使学生产生求新求异的欲望,这就是创新活动的源泉,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质疑是最具活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大学课程的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而只有带有质疑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的激发学生正向思维、负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理解和应用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联想思维、对比思维等。也只有带有质疑环节的教学过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专业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y)、跨域能力(Interdisplinary Ability)、团队合作能力(Team Cohesion Skills)。笔者在很多次课程的教学中提及的“创异教学法”(见本人著作《大学教师卓越教学必读》),就是一种以质疑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对营造质疑氛围、培养质疑习惯、内化课程知识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效的,其中清晰地包含有对比思维、批判性思维、聚合思维、理解和应用思维等特点。我们在应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BOPPPS等教学方法时,都是可以嵌入质疑环节,以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的。

质疑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有人开始质疑真理的标准。随即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逐步产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那便是中国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准备。可以说,没有质疑就不会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共识;没有质疑就不会有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没有质疑甚至不会有中国近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摘自李培根教授在2010级同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呢。笔者认为以下一点是重要的。

1.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处理好学习与教科书的关系。质疑精神与师生关系的关联在于不能认为教师讲的内容就一定是正确的、权威的、不可质疑的,教师在课堂上和与学生交流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保持平等沟通的状态。质疑精神与教科书的关系在于不能把教科书的内容当成唯一需要学习的内容,要善于从“更好”“更优”“更前沿”“更先进”“更科学”等视角,找出教科书不足的地方。当然,我们不是否决教科书的内容,而是以教科书为基本参考系,在此参考系上追求最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最能解决实际问题,最有利于创新思维形成的角度来构造教学内容。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质疑,学生们或许由于自信心不够而羞于发言,或许担心把握不住正确度而不敢开口,这些情况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通过合适的课堂评价来让学生们建立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观点不管对与错都是对课堂教学活力的贡献。表达的观摩错了可以通过讨论予以纠正,自己就真正掌握了;对了更有自信,以发现进一步的开拓空间,从而更敢于质疑现有的观点。从教师教学角度看,应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当然首先是问题要设置得好,有质疑空间,有讨论余地,有一定的真实性,有一定的复杂性,能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钻研教科书和相关材料,找到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该议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不足性等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要重视对质疑合适评价和及时反馈。既然是质疑,学生可能质疑得对,也可能质疑的不对,或者质疑的有对的部分也有不对的部分。在组织质疑教学环节时,教师一定要及时评价学生们的质疑,该鼓励的鼓励,该纠正的纠正,该完善的完善。教师评价的总体视角肯定是想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是被接纳和尊重的。即使对于哪些给出错误观点的学生,也要对于他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积极参与讨论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观点错在何处,有理有据的说服学生。一些质疑可能不是在课堂上发生的,例如作业、实验、答疑等,教师一样要及时给出反馈,任何学生们提出的质疑,都必须有反馈意见,不能视而不见。

4.教师自己要做质疑的榜样。教师本身也应该敢于质疑现有的知识和观念,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质疑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推动知识进步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工程研发项目实施的过程、各种实验的过程,以生动的质疑案例,给出自己的鲜活的故事,证明质疑给自己项目带来的成功、带来的成果、带来的创新。这也说明,教师自己都没有质疑思维和质疑体会,就很难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质疑特征的教学。

开展带有质疑特征的教学,也需要做好铺垫的。从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大致有以下方面:

1.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报国志向,有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的心理动力,那么学习上质疑才可能发生,无志向的学生怎么可能费脑筋在学习中质疑呢?!

2.需要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和认真实践,有了基本的良知和正义,学习中的质疑才是有意义的,不讲良知和正义的质疑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都是有害的。

3.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既然是质疑,往往被质疑的对象有可能是权威,质疑会不经意地挑战权威,如果学生是在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更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那么质疑权威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4.引导学生反思,也即:学生也要学会质疑自己或者质疑自己的质疑。质疑自己的学习目标、质疑自己的学习方法、质疑自己的学习勤奋度;质疑自己提出的质疑是否有道理,是否有实际意义,是否是否定之否定。学生在学习中的这种对自己的质疑,往往可以让自己进步得更快、思维的层次更高。

欢迎留言,以激发讨论;

欢迎转发,让更多教师参考和受益。

注:欢迎大家购买本人所著《大学教师卓越教学必读》《大学教学常见问题解答600》,购买请联络夏老师:13770697784(微信同号)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本人从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体会。微信公众号名称:大学教师之发展。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是: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8CM.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5656-1473030.html

上一篇:为讲授教学法正名
下一篇:对学生质疑思维培养的若干方法
收藏 IP: 117.126.8.*| 热度|

18 王涛 李朝阳 尤明庆 谭铎平 汪育才 王从彦 辜英求 冯兆东 杨锦忠 崔锦华 郑永军 晏成和 池德龙 孙颉 王林平 刘俊华 guest23326519 guest8950820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IP: 117.152.203.*   鍥炲 | 璧� 璧� +1 [3]鏅忔垚鍜�   2024-11-20 17:49
鍦ㄤ笁缁寸┖闂达紝鐢ㄧ洿瑙掑潗鏍囩郴涔熷氨鏄瑳鍗″皵鍧愭爣绯诲氨鏄渶鎺ヨ繎鐢熸椿鐨勫潗鏍囩郴浜嗐€� 銆�
鍦ㄥ埗鍥炬暀瀛︿腑锛屽父甯稿湪骞抽潰锛堥粦鏉裤€佸浘绾革級琛ㄨ揪涓夌淮绌洪棿锛屼篃鏄敤鐩磋鍧愭爣绯汇€傚湪骞抽潰琛ㄨ揪涓婁笅銆佸乏鍙虫病鏈夐棶棰橈紝鍙槸琛ㄨ揪鍓嶅悗灏辨瘮杈冭垂鍔诧紝瀛︾敓瀹规槗鎶婅嚜宸辩溂鐫涚殑鍓嶅悗涓庡潗鏍囧師鐐圭殑鍓嶅悗娣锋穯銆�
鍥炲  锛� 濡傛灉浠ョ洿瑙掑潗鏍囩郴鐨勪腑蹇冪偣浣嶅渾蹇冪敾涓€涓渾锛岀幆锛屽啀娉ㄦ槸涓滆タ鍗楀寳锛屼篃鏄竴涓緢濂界殑妗嗘灦銆�
鎴戜滑鏄敤绾夸负鍏冪礌鍘荤湅寰呯┖闂达紝鎹㈡槸浠ュ渾锛岀幆锛岀悆鍘荤湅寰呬簨鐗╂洿濂戒竴浜涘憿锛熸杩庡叧娉�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1460990
2024-11-21 11:581 妤硷紙鍥炲妤间富锛� 璧� 璧� +1 | 鍥炲
鍥炲  锛� 杩欏氨闇€瑕佹暀甯堢殑鎻愰啋浜嗐€�
2024-11-21 17:382 妤硷紙鍥炲妤间富锛� 璧� 璧� +1 | 鍥炲
鍥炲  锛� 鏄惁鍙互鐢ㄧ幇鍦ㄧ殑鐞冩瀬鍧愭爣澶勭悊杩欎簺闂鍛紵
2024-11-21 17:413 妤硷紙鍥炲 1 妤硷級 璧� 璧� +1 | 鍥炲
鍥炲  锛� 鐞冨潗鏍囩郴鐨勫瓨鍦紝涓烘垜浠粠鐜殑瑙掑害鍒嗘瀽闂鎻愪緵浜嗘柟渚裤€傛垜浠簲褰撳姝ょ粰浜堣冻澶熺殑鍝插涓庣瀛﹁璇嗐€�
2024-11-21 18:264 妤硷紙鍥炲 3 妤硷級 璧� 璧� +1 | 鍥炲
鍥炲  锛� 杩樻槸鎻愰啋銆佽瀹氭瘮杈冪畝鍗曪紝瀛︾敓閮借兘澶熺悊瑙�
2024-11-21 19:395 妤硷紙鍥炲 2 妤硷級 璧� 璧� +1 | 鍥炲
IP: 120.229.84.*   鍥炲 | 璧� 璧� +1 [2]xtn   2024-11-20 09:53
杈呭姪鍚涗富鐨勪汉涓€鑸湪鍚涗富鐨勪袱渚э紝鎵€浠ュ乏鍙宠〃绀哄姪鎵嬨€侀殢浠庛€� 濡傗€滅帇椤惧乏鍙宠€岃█浠栤€濊〃绀哄悰鐜嬬湅宸﹀彸鐨勫ぇ鑷f垨闅忎粠璇村叾浠栦簨鎯�
鍥炲  锛� 澶氳阿鎮ㄧ殑璇勮銆�
2024-11-20 10:261 妤硷紙鍥炲妤间富锛� 璧� 璧� +1 | 鍥炲
IP: 120.229.84.*   鍥炲 | 璧� 璧� +1 [1]xtn   2024-11-20 09:52
鐢卞墠鍚庛€佸乏鍙炽€佷笂涓嬪舰鎴愮殑绌洪棿绉颁负涓夌淮绌洪棿銆� 鐩磋鍧愭爣绯伙紙绗涘崱灏斿潗鏍囩郴锛夋槸鏈€鎺ヨ繎鐢熸椿鐨勫潗鏍囩郴
鍥炲  锛� 澶氳阿锛�
2024-11-20 10:261 妤硷紙鍥炲妤间富锛� 璧� 璧� +1 | 鍥炲

1/1 | 鎬昏:3 | 棣栭〉 | 涓婁竴椤� | 涓嬩竴椤� | 鏈〉 | 璺宠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2 1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