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王牧与闻海虎的案子把事情的经过、背景连猜带说地讲了个大概,让后边的人都没有了想象的空间。
对南京大学院士候选人闻海虎和王牧争论焦点的科学点评从第三者的角度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冷静的看法。镜某最有印象的一句话是“
由于我发现有人考试作弊,所以我决定自己不上学了!”。说王牧老师的做法与这个比喻相通也不无道理,被人说这是院士补选的“明争暗斗”也不好否认。
换一个视点,王牧与闻海虎的“纠纷”是个杂志刊登手续的
正统性和研究报告的做法
合理性的
错位争议。很多时候的争论都是错位造成的。错位导致破坏性的结果。这不单是在学术上、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时候,看到某杂志在介绍作者在论文中贡献的部分时很想“笑场”。很能理解杂志的“苦心”。把杂志办到这个份儿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
杂志刊登手续的
正统性大约就是一句话:如实报来。这相当于到人家做客时主人的说法:来就来吧,还带什么东西呀。主人可以这样说,但是客人可不能“当真”,除非是特别好的关系。
什么叫做“如实报来”?商品出厂的原样叫
如实呢?还是上了包装、加上彩带的叫
如实?国人的一盒月饼,哪个不是真的月饼?哪个又是不带包装的?王牧指责闻海虎的做法,好比是在批判做月饼的包装。今天的包装,的确是有些过了。但是,如果没有堂皇的包装,这月饼恐怕是拿不出手去。这就是往名杂志投稿的困境。都素颜不好么?架不住有人化妆了。有一个人化妆了,素颜的人就挂不住了,也就要涂点抹点了。美人的素颜的确是好。但并非有那么多的美人。因此化妆是“必须”的了。早年还是在没有人的地方画,如今有些人半公开地在公共场合补妆了。
被王牧“谴责”的那些做法,在研究上是否就那么不着人待见呢?未必。科研也是个“势利眼”,结果好了什么都可以“合理”。因此,只要却是有那样的相、那样的成分组合,闻海虎的做法并不是大问题。这一点,物理化学与生命科学有个截然不同的思考。医学、生物领域里,手续问题是第一意的,因为涉及到了人本身。手续错了,即便是好的结果,当事人也不能享有发现的荣誉。
如果不是在N杂志上的投稿,如果不是有选院士的事儿,大约王牧的“告发”不会出现。这本来不是个事儿。但是国人把这样的事儿太当回事儿了,因此也就“出了大事儿”。超导不是还没有到室温么?多大点儿的事儿啊。。。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