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的说法是:
一言以蔽之,能让读者自己看得懂的教科书是好教科书。这话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等掏钱买回来了,说好书坏书也都迟了。要紧的是在决定是否买的时刻,如何判断书的好坏?
书的好坏,一半儿责任在作者,另一半儿是出版社。这个比例反映了著作权和版权的作用。内容是作者的责任,格式等则是出版社要把关的事情。很多时候,国人出版社就做得很不好,没有达到合格的教科书的格式。
“格式”有时候也很要紧,贵族不能掉架子,说得就是这类事儿。一个好教科书需要有个好名字。不能长,不好记。第二要有个好的序。自己写也未尝不可。让名家来写,多是充门面,是国人不好的习惯。在序里要说明这本书的梗概。一本书能再版,就说明是本好书,当然也需要有个“再版前言”五的。林帅的《再版前言》有关学习毛著作的说法,对读教科书无疑也是有效的。
Quote
学习毛主席著作,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为了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要反复学习毛主席的许多基本观点,有些警句最好要背熟,反复学习,反复运用。在报纸上,要经常结合实际,刊登毛主席的语录,供大家学习和运用。几年来广大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证明带着问题选学毛主席的语录,是一种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好方法,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毛主席著作”的部分换上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等的学问,句子同样适用。
目录,符号说明也是必要的。然后是教科书的本体。对这个部分,应该说不大好评价,至少在决定买不买的时刻。
好书,会在细节上下功夫。美女,化妆要到脚趾甲盖。有没有索引是个好书坏书的分水岭。没有索引的教科书不值得买。索引可分人名的和名词术语的。国人的书除了汉语的还要有英文的。然后,针对具体的章节,还要向读者推荐相关的参考书、参考文献。
能做到这个档次的教科书,基本就可以算是“好书”了。再讲究的就要看装订和纸张了。国人教科书较少有硬皮的“精装”版,都是些“速成班”似的教材。应该按做毛选的质量来做教科书才好。当然,前提是教科书的内容得能拿得出去手。镜某主张这几十年国人不必自己
著书。能把名著翻译好、做到
注书就很不错了。
注书按理说是个很隐私的事情,能公开也很不易。很多老师甚至不愿意告诉学生
授课的底本儿。中学老师教课就有“底本儿”,一般不卖给学生。到了大学的课程,这种底本儿就不是统一的了,就要看教师们的学识了。很可能有老师拿一本洋书来照本宣科,这在钱钟书的《围城》里有过描写。那类事情并不是“历史”,也是今天国人大学里的现实。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