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按:我抗议镜子根深蒂固的居高临下,涉嫌歧视普通院校。说什么“好学校学生的眼珠子的明亮度都与一般院校的不一样”,还让我们这些出身普通院校的人活不活啊?其实名校情结我们都有,统计学意义上他说的也好像是大实话,就是政治不正确。政治不正确,我就做一下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代表向镜子的歧视性言论抗个议。
“知识”的形成主要是在高中、初中阶段应该说是个很正经的学术结论。对此结论,网上已经有王、吕二位的两篇博文探讨([
www.sciencenet.cn], [
www.sciencenet.cn])。得出这个结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是来自大脑的发育过程。高中、初中的六年是人形成思考的一个阶段,也是在肉体发育上从未成年走向成人的阶段。因此,在此期间学什么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审视这个发育的时期才是更为要紧的视点。这也是必须把最优秀的人才投入到这个领域里的道理所在。
另一方面,由于初中高中学课程是伴随着孩子们头脑发育的学习内容,无疑也是他们最有感受的“知识”的组成部分了。学生的分类也是发生在这个年龄段: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从人类整体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结构中要有继承先人遗产的部分,同时还要有“创新”的部分。这个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机构来承担。近代以后,这个机能主要是由大学承担的。不论什么时代,承担这个责任的人口比例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大学扩招后平均水平下降是可以数学证明的“必然”。
办大学因为是“好事”,从而也制造了一种“社会压力”。这个压力逼着大学扩招。这类问题近代经济学中也有人讨论过,所谓的“外部性”的问题。包括在用人的成本的思考上,国人的方略是把成本降到最低的办法。但是成本降到最低的办法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必然会导致资质最差的结果。高考就是一个有效的约束。用人方把自己应该承担的选择人才的成本都转嫁给了学生家长和大学。
学的问题里面有三个因子:个人的资质、老师和环境的优劣以及经济的保障。吃不饱肚子是没有办法学习的。教师的资质和优秀同学们的刺激是上好学校的道理。好学校学生的眼珠子的明亮度都与一般院校的不一样。
敬业精神很是要紧。国人学生很多聪明劲儿都没有用在“正道”上。这也是因为师道失传的缘故。老师都无法敬业,他们的弟子自然也就无法效仿了。陈景润能找到老婆那是因为全中国就一个陈景润,而且是出名后才成婚。大学生们都不傻,不会去效仿这类“痴心”人物的。
学习的投资是个重要的因子,教科书也是个大的开销。打算做学问的话,一年书钱也是个不小的数目。有些问题不是一次就可以搞明白,到用的时候才能理解透彻。但是接触过的好处在于获得“免疫力”,不至于到用的时候“发怵”。再有就是学习的顺序,也不要“歧视”笨办法。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用方程的方法可以解得很好。但是小学时代不用方程的思考去解决问题很重要。因为一旦用了方程,那方程以外的思路就很难再形成了。
必须承认和理解学问是少数人的事情。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少数人的说法就已经很不错了。更更多的人是那些与学术无缘的工作。做学术有什么好处呢?老年之后仍然可以有种气质可算是一条了,至少是“中看”。至于是否“中用”就不好说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