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于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大国的重要地位,以及农业碳排放对国家总碳排放的显著贡献,控制农业碳排放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采纳低碳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前,研究的核心聚焦于深入剖析影响农民接受并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多重因素,这些因素错综复杂,既涉及农民的个人特质与家庭背景,又涵盖农业生产的具体条件、市场环境以及外部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研究广泛,但这一领域内的研究结论却往往呈现出不一致性。为了深入理解不同研究结论存在的差异,提取不同影响因素影响效应的总体见解,未来的研究需要超越单个领域样本的限制,采用更具包容性和全面性的视角。
近期,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王芳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Dual carbon goal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Exploring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behavior in adopting low carbon technologies”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4年9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超越了以往仅限于个体农民水平的研究,将研究本身确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22项开展于中国境内不同地区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深入探讨了影响农民采纳低碳技术的23个驱动因素,并试图解决现有文献中结论不一致原因,系统地考察了驱动因素对农民采纳低碳技术的效应大小、异质性来源和时间累积效应。
该研究发现:(1)除耕作经验外,各因素对农民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异质性来源来自调查区域、方法论模型、技术属性、报告来源、资金支持和抽样年份。
(2) 年龄、耕作经验、收养成本与农民低碳农业技术采纳呈负相关,而教育水平、健康状况、技术培训、经济和福利认知、土地承包、土壤质量、地形、信息可及性、示范、政府宣传、政府监管、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成员、同伴效应和农业收入比呈正相关。特别是,政府示范与农民年龄与技术采纳呈现出强相关性。
(3) 示范、年龄、经济和福利认知、耕作经验、土地承包、土壤质量、信息可及性、政府宣传和支持,以及农业合作社成员和同伴效应对农民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总体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减。村干部、家庭收入、农场规模、性别、健康状况、技术培训和非农业工作对农民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时间变化,与农民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相关性较弱。
这项研究对中国当前各地区低碳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它鼓励决策者全面考虑关键因素的稳定性、其他潜在因素、技术属性、农村经济和社会背景因素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王芳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邹锦鹏为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唐宏副教授与硕士生申路霖、本科生周子扬为共同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GL152)、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JDTD0022)、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626018)的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311924002594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6,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