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光的电磁本质的意义

已有 134 次阅读 2024-10-7 10: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5.光的电磁本质的意义.docx

光的电磁本质的意义

问题导引:光线在万有引力场作用下的弯曲现象,应理解为光子的运动轨道弯曲呢?还是所谓的空间弯曲

从电荷分布的量子性——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普朗克量子辐射——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玻尔的原子轨道的量子化反映了人们在探索电磁质量的量子化进程,同时也是人们对于光的电磁本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费马原理应当是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根据最小作用原理,此时的总阻力最小为0.为了对光的反射行为有更深刻的理解,费马提出了一个相当神秘的原理,被称着费马原理.这个原理说,光所选择的是使它到达目的地所花时间最短的那条路径.在这一基本思路的引导下,经莫培督及拉格朗日等人的努力,拓宽视野融入经典力学,形成“最小作用量原理”并上升为普遍的“自然经济原理”.在今天作用量原理已经对阿·热等基础理论物理学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坚信自然的终极设计用到了简洁质朴的作用量原理.Cassini飞船在其飞向土星的旅程中,它的轨道被太阳所偏转的状态已被测控的无线电波所测定,这又一次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关于space-time结构的论断.现在意大利位于三地(PaviaRomeBologna)的三所大学以Berotti为首的科学家们,细致地核对了由Cassini飞船发回的无线电数据,并发现光波轨道的偏转完全符合广义相对论的规范理论.同时他们宣称,他们的测量仪器已达到非常灵敏的程度,可为其它引力模型提供精确的测试.1

庞加莱(Poincaré说:“作为普遍的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和守恒原理具有极高的价值,他们是在许多物理定律的陈述中寻求共同点时得到的,因此,他们仿佛代表着无数观察的精髓”.最小作用量原理应用于电磁学、热学、物理、化学(在化学中作用量是自由能G和量子力学等各科学领域,在各领域作用量S各有自己的退化方式.就连广义相对论是建立在最小作用量的基础上定性的说,光在弯曲的时空中走的是光程最短的路径,虽然在我们的眼中不是直线,但是就像在球上划一条长度最短的线不是直线一样,光在弯曲时空中光程最短的路径弯曲的.

由于space-time是弯曲的,光子是自由粒子,其运动轨迹是测地线——物体总是沿着四维空间——时间的直线走,与光子有无引力质量无关,因此光线弯曲是自然的,光线在天体附近的弯曲是由于引力质量引起空间的弯曲,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由于光子与引力质量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因此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测得的光速没有变化,与前面所说的绝对时空并不矛盾,而且进一步验证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真空光速不变性原理以及性对性原理,爱因斯坦的基本假设是完全正确的.现代物理学认为真空与光有相互作用,但是不影响光速的数值大小,对于这些问题无法做出解释.如果认为光的质量为电磁质量,与引力质量(真空)没有相互作用,这些矛盾自然不复存在.

1851年裴索做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如下图,S是光源,M是镀银的(即半反射半透明的)玻片,M1M2M3是反射镜,T是观察望远镜,有一个弯曲的水管,其水平部分内部水的流动速度为V.S发出的光经过M时被分成两束,一束被M反射,经反射镜M3M2M1M而到达T,另一束透过M经反射镜M1M2M3再透过M而到达T.它们通过管中流水时,前一束光与水流方向相反,后一束则相同,两束光在T内发生干涉.

实验开始时,使水流速度为0,由于两束光的光程相同,干涉条纹是明亮的.然后使水流速度V逐渐增大,观察到干涉条纹有明暗交替的变化,这表示光在水流中相反的方向传播的速度不一样了,由条纹变化的数目可以确定在水中传播的光相对于地球的速度.

裴索实验中测量的在水中传播的光相对于地球的速度是:,式中+”表示光顺着水流的情况,“-”表示光逆着水流的情况.其中,,比1小.

斐索实验非常巧妙而精确,它反映出水可以带动光(说明了水中微弱的电磁场对于光传播的影响),然而不能完全带动光(说明了引力质量与电磁质量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参考文献

1】《物理》,第32卷,12期,89页,2003年北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4099.html

上一篇:光的波粒二象性
下一篇:反物质的发现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7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