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光影传奇

已有 3677 次阅读 2009-11-11 20:59 |个人分类:个人作品|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影传奇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9年第21期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12日

《财经》记者 李虎军 驻香港记者 王端

“光纤之父”高锟与夫人黄美芸结婚整整50年了。正值金婚的这对伉俪,目前在美国加州——一个离儿女不远的地方,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样的节奏,却在不经意中被打破了——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6时多,黄美芸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杨纲凯打来的祝贺电话。

  几十分钟前,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高锟与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 Boyle)、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共获殊荣。高锟的获奖成果,是在英国标准电讯实验室完成的;后来,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过九年校长(1987年至1996年),直至退休。

  考虑到已是当地深夜,加上75岁的丈夫身体状况并不太稳定,有时清楚、有时又连完整的句子也讲不出来,黄美芸没有让丈夫亲自接听电话。

  后来,当她告诉丈夫,广播电视里正在讲诺贝尔奖,“这是一个声望很高的奖励。”

  高锟简单地回应:“是的。”

  黄美芸说:“给你的。”

  高锟:“给我的?太好了。”

  由于在光纤通信领域的开创性成就,高锟将获得约140万美元奖金的一半;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用于数字图像技术的CCD传感器,将各获四分之一的奖金。

  三位科学家40年前的研究,帮助构建了当下的信息时代,也为自己赢得了诺贝尔奖。

高锟与低损耗光纤

  曾与高锟共事四载的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徐孔达告诉《财经》记者,高锟似乎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前卫思想,而且极富远见。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的发明给光通信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激光束不仅具有亮度高等优点,还可以在光纤中传播。

  但由于缺乏稳定、可靠和低损耗的传输介质,光通信似乎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因为光信号在当时的光纤材料中只能传输20米。

  当时,高锟是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旗下英国标准电讯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他1933年11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孩提时代的他就喜欢科学实验,甚至自制过小型炸药弹丸。

  后来,高锟随家人迁居香港,曾在香港圣约瑟书院就读;1954年,他远赴英伦,在伦敦大学攻读电机工程。

  与不少同行因此对光纤传输的技术前景产生怀疑不同,高锟研究团队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光纤原材料问题。

  他后来回忆道:“那时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玻璃的杂质问题。玻璃看似透明,其实杂有不纯的元素;所以我们构想,假若有一种没有杂质的玻璃,光波的传导就不会衰减。”

  1966年6月,高锟与同事乔治·霍肯(George Hockham)在《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发表题为“用于光频的光纤表面波导”的论文指出,提纯原材料后可制造出适合长距离通信使用的低损耗光纤:在纯的玻璃纤维中,光信号可传输100公里以上。

  这一研究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这一年,他年仅32岁。1970年,美国康宁公司研制出第一种超纯光纤;1975年,英国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套光纤通信系统。

  北京邮电大学前校长林金桐对《财经》记者说:“从高锟和霍肯的论文,到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光纤通信系统的诞生,仅用了十年时间,这在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众多案例中,显得格外突出。”

  诺贝尔奖评委会在新闻公报中表示,这些低损耗的玻璃纤维推动了因特网等宽带通信的发展,光在这些玻璃纤维中流动,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可在瞬间进行全球传输,“如果我们拆开密布全球的玻璃纤维,将得到一条10亿公里以上的长线,足够环绕地球2.5万多圈。”

  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金耀基甚至将高锟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古代发明相提并论,“今天生活在网络社会,就是因为光纤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贝尔实验室和CCD

  在现代的高速网络通信中,数字图像是最主要的承载内容,而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项获奖内容——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的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发明的用于数字图像的装置: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

  博伊尔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26岁时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1953年加入贝尔实验室,并在1962年与同事首先发明了可以连续运行的红宝石激光器。

  史密斯1930年出生于美国,29岁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也进入贝尔实验室。

  1969年10月的一天,史密斯走进同在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部门工作的博伊尔的办公室,两人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博伊尔和史密斯在黑板上大致勾绘出一种新装置的蓝图,两人将其命名为电荷耦合器件。

  这种新技术的源头,还要追溯到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即通过光电效应,光可以被转变为电信号。然而,如何在极短时间内收集并读出信号,看上去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技术挑战。因此,一开始,很多同行都对CCD的概念嗤之以鼻。

  但博伊尔和史密斯坚信自己的想法,并成功地将蓝图变成了现实。他们采用特殊的硅半导体材料,并将硅片细分为一个个“单元格”或者说“像素”,这样,当光照射到像素之上,会产生信号电荷。当时,很多电子器件以电流或电压作为信号,CCD则采用电荷作为信号。

  信号电荷不仅可以在CCD内存贮,还可以穿越一排排的“像素”,在电极与电极之间快速传输(电荷耦合),并最终被读出。

  CCD的发明,带来了摄影的一场革命。光能够被电子化捕捉,而不再需要传统的感光胶卷,数码相机也得以走进千家万户。

  此外,在医学等诸多领域,CCD技术均有广泛应用,数字摄影已经成为不可取代的工具。诺贝尔奖评委会在新闻公报中称,从遥远的宇宙到海洋深处,即使是先前一些无法看到的事物,“CCD技术都能为我们提供水晶般清晰的图像”。

潮平岸阔

  10月7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专门为高锟举行庆祝会。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等著名科学家均到场,对高锟表示祝贺。

  美中不足的是,因为身体状况欠佳,高锟本人没有出现在庆祝会现场。香港中文大学前任校长金耀基略带遗憾地说,如果早一年得奖,他的身体情况会比现在好。不过,他对《财经》记者透露,两个月后,高锟应该会亲自去瑞典领奖。

  诺贝尔奖向来重视基础研究成果。杨振宁认为,给高锟颁奖,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会近来对应用研究已越来越重视。

  林金桐也说:“如果说,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杰克·基尔比,表彰他对集成电路的杰出贡献,标志这一奖项开始鼓励以物理学为基础的重大技术突破,那么,当时我想,接下来的一个获奖人应该会是高锟博士。”

  之前,高锟早已荣誉等身。金耀基半开玩笑地说,高锟在校长任内时,他经常被拉去做“替补校长”,因为高锟总是忙于接受各种荣誉,其中就包括中国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大陆的科学院外籍院士等荣誉。

  在金耀基看来,高锟同杨振宁一样,绝对是“中西合璧”,“但西方元素更多一些,他中文讲得不错,英文讲得更好。”

  同时具有英国和美国国籍的高锟,却念念不忘故土。早在1970年,他就出任香港中文大学电子系的创系主任,并于后来担任了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金耀基说,高锟追求卓越,他没有关起门来,而是把大学放在整个世界的视野里,“这也让我们知道什么叫第一流大学”。此外,高锟还多次应邀到中国内地讲学。

  从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一职卸任后,高锟投身实业,一手创建了香港高科桥公司,并担任几家公司的独立董事。

  高锟与妻子黄美芸膝下的一双儿女,均在IT业发展。200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了高锟自传《潮平岸阔——高锟自述》。在这本书中,高锟首先讲述的就是他与妻子相遇相知的故事。

  而“潮平岸阔”,大概可以同时用来形容光纤通信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科研生涯的写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270322.html

上一篇:“中国健康报道好作品”奖征集作品
下一篇:低碳城市乱象求治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