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iansanj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iansanjue

博文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的概念,就不可能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已有 765 次阅读 2024-2-12 11:46 |个人分类:物理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存在,中医学上有气,风水学上有气,气功学上有气,易学上有气。再如,阴阳指的是气之阴,气之阳,五行指的是气的五种不同运动形式。如果不了解气,就不可能了解阴阳、五行,更不可能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气是和中国的气一元论绑在一起的,它是中国先人认识自然界一切的根基。气一元论是这样说的:无限的宇宙空间中连续着统一的物质——暂名为气,它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暂态的有序结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由统一物质(气)组织起来的,只是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而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则是统一物质(气)的混沌状态。

看到这,大家就明白气指的是什么了吧!它指的是终极的统一物质,我们整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气组成的,观察到的实体是气的有序状态,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是气的无序状态。更重要的是,气在这里是充满着紧张和生命力的存在,按照西方科学的话来说,就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因为只要是物质性的存在,它一定是在被压迫中存在,本身就充满着能量,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其能量大小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之上。相对来说,有序的物质密度大,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高,内聚的能量就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低,内聚的能量就小。因此,当物质从可观察的有序状态向不可观察的无序状态转化的时候会向外释放能量,而这些释放的能量又会引起连续在周围的混沌物质重新组织,形成新的有序结构,以此类推,能量便 通过连续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在空间中流动。

至于为什么给终极的统一物质起了一个“气”的名字,大家想一个问题就应该有所领悟了,假如万物归一,我们能够给这个一起什么样的名字,答案就是“无名”,因为它组成了自然界的一切,我们怎么可能用它的一种组成物为它命名呢?但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又必须给它起一个名字,于是先哲便根据它在空间中的形象——连续的、运动的,象云气一样,取名为气。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气在这里指的是无名的终极统一物质,你看到的一切都是气的组合。

那么用气一元论是否真的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物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物质只有一种,当然只有一种共性,那就是反抗、扩张,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有了这种本性,组织现象才无所不在,而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其次,吸引和排斥的关系。物质只有一种,彼此之间只有排斥力,而不存在吸引力。吸引现象的产生都是以物质的组织为先决条件的,聚则产生吸引现象,散则产生排斥现象。

其三,物质的层次。虽然这个世界看起来复杂多样,但本质上都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可为什么在表面上大相径庭呢?答案就在于物质的层次,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对应着一种自然力,也对应着一种物质层次。比如,星系、星体系统对应的普遍联系方式是引力波,对应的自然力是引力;原子、分子系统对应的普遍联系方式是电磁波,对应的自然力是电磁力;生物之所以与众不同,则是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即通过水分子的周期性聚散来传递能量,力仍能量之外显,对应着这种特殊的能量传递方式,生物当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自然力。

其四,物质系统的生死规则。系统的产生是众多要素竞争的结果,只有一个要素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要素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了步调一致的整体运动,形成了系统。系统的性质就是由中心要素决定的,而中心决定的产生则是由最初的产生环境决定的。环境都是在不对称变化中存在的,系统顺应它则生,违背它则死。

很多人把中国的气一元论与西方科学中的以太观相提并论,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一,对实体的认识。气一元论认为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而以太观则认同原子说,认为万物都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一个是生命之流,一个是死的粒子。

第二,对空间的认识。气一元论认为无限的宇宙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以太观则认为空间中静止不动地连续着一种特殊物质叫以太。

第三,对实体和空间关系的认识。气一元论认为实体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空间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两者是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中存在的。而以太观则认为实体和空间没有任何关系。

看到这,就知道为什么西方科学中的以太观会被否定了吧!不过,如果当成引入了中国的气一元论,恐怕科学革命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中国科学未来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但也正是这种以太观的畸形,反倒让中国科学未来有了一次后来居上的机会。因为只要站在气一元论之上重建西方科学,一场更伟大的科学革命就产生了,这就是东方科学的新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21453.html

上一篇:光的波粒二象性新解,让你看到新科学的未来!
下一篇:为什么中医百病一法,处处讲平衡?
收藏 IP: 222.247.164.*| 热度|

4 郑永军 农绍庄 宁利中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1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