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差情况报告
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杨冠灿及中心研究生吕璐成(刘娅研究员所带的研究生),应“第一届信息获取与知识服务国际学术会议”会务组的邀请,参加其于10月9日——10月12日在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信息获取与知识服务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旨在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上,探索“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这一主题的新的理论体系、方法和关键技术。
杨冠灿助理研究员于10月12日,在南京理工大学的学术交流中心第4会议室(分会场:知识存储与知识管理),做“What Drives Formation of Patent Citation: An Interpretation Based on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s”的主题报告。该报告的研究内容是杨助理研究员所内预研项目和国家自科青年基金课题研究内容的一部分。该报告利用关系形成理论为指引,以指数随机图方法为基础,通过模型仿真对专利引文的形成问题进行全新的解释。会议期间,主办方给了近半个小时的陈述期,让研究者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研究进展。会后,人民大学的索传军教授和南京大学的孙建军教授对本研究做了全面的点评。核心的观点如下:(1)这种自由探索性的研究与创新是十分值得鼓励的;(2)细节方面,专利引文的特殊性应该进一步在文章中突出;(3)目前研究的实用性前景并不明朗,未来需要深入考虑研究的实际价值与应用前景问题。
吕璐成(研究生)于10月11日,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第3 会议室(分会场:智能信息检索与知识挖掘),做了“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atent Citation Based onDecision Tree Model”主题报告。报告围绕影响专利引用关系形成的问题出发,利用决策树分析方法作为切入点,探索性的将一种数据挖掘方法应用到专利引用关系的分析中来。会议研讨期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陆伟副院长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目前我们提出的解释专利引文关系形成的预测因素,并不能很好的诠释专利最终形成的问题,但他同时肯定了利用决策树方法进行探索的思路。
会议期间,还聆听了其他著名学者、专家、学生的讲座。其中,我们听过且印象比较深刻的报告包括“Knowledge Sharing in Competitive Innovation Groups: Agent-basedSimulations and Evidences from University Research Teams”,故事讲的是深入浅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衔接阐述的很好;“Chinese Heterogeneous Investor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inCapital Markets”,同样也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命题;“Dynamic Evolutionand Simulation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onsidering Netizens’Preference forPolarity of Opinion”,是一个博士生做的报告,该报告的研究内容应该是较为前沿的模型仿真,南京理工的该名博士也已经做了很好的基础研究工作,但目前尚未形成最终的思路,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建模,并利用模型进行事件和行为分析也已成为了情报界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本次会议的一点启示是:模型的应用性在增强,从之前的纯理论,到目前越来越接地气,侧面反映了国内学者的研究实力在提升;从探索性模型到推断性模型的变化,此次会议中,利用统计推断获得结论性的判断的研究开始增加,侧面反映了学者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不满足于发现问题,还开始关注解释问题;仿真方法在模型中的普遍化,模型仿真到预测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