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ylor & Francis 助力中国优秀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和交流,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主编访谈栏目,我们邀请各期刊来自中国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向中国的科研人员更加全面地介绍Taylor & Francis旗下的优秀国际期刊,分享期刊的收稿领域、审稿流程,以及科研人员在研究、写作和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帮助更多中国优秀的科研成果顺利发表。
本期,我们邀请知名材料科学期刊Materials Technology主编Devesh Misra和副主编王祖勇教授,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为我们带来全面、详实的分享,在重点介绍期刊发展、同行评议流程、投稿常见误区的基础上,为科研人员顺利在国际期刊发文提出宝贵建议。
来自期刊主编Devesh Misra的问候
亲爱的中国学者朋友们:
我是Materials Technology期刊主编Devesh Misra。我们的期刊发表功能材料领域的杰出研究,包括生物材料、包装材料、柔性电子尤其是那些材料组成、结构和表面功能化,被赋予了特定、面向应用属性的先进材料。科学和工程方面可以包含加工和结构特性,从微尺度-纳米尺度到具体的功能。
作为期刊主编,我们经常会收到关于如何撰写一篇优秀论文的问题,我认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应具备以下两点重要因素:
1. 论文新颖、突出研究空缺
2. 明确定义目标/假设以及和如何通过实验/理论方法和材料现象的询问实现目标/假设
为了支持作者卓越的研究,Materials Technology 致力于成为一本高水准的国际期刊,所有稿件在进入到独立的、匿名的同行评审环节前,主编都会做初步评估。这本期刊有着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以确保其遵循高标准的出版伦理规范。
今天,我们邀请Materials Technology中国副主编王祖勇教授为中国学者整体介绍这本期刊,并结合本土情况分享其真知灼见。
我们期待极尽所能为中国学者投递高质量的稿件提供帮助。
最好的祝福,
Devesh Misra
访谈嘉宾
王祖勇教授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13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任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领域为生物医用材料,探索材料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应用。围绕材料的大尺度、精准可控制造技术和健康应用进行前沿探索,以实现组织再生修复、健康监测、食品保鲜等应用。
访谈主要内容:
问题1:您认为Materials Technology这本期刊能够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王祖勇教授:
Materials Technology的成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因素。首先,期刊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八十年代创刊,在1993年改成新的版本。从期刊的发展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一本非常著名的、有着比较悠久历史的期刊。
第二是我们对稿件质量的把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秉承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对期刊的要求,进行审稿,我们一直以来坚持要求稿件必须是高品质。
第三是期刊的(收稿)范围相对比较广泛,大家可以从期刊的名称看得出来,材料科技涉及的面是比较广泛的,我们的焦点在能源材料和生物材料,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更广泛的读者和市场的一些关注。
第四是我们整个编辑部的工作,我们要求(审稿)速度必须是最快的。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审稿,减少研究人员从投稿到(稿件)最终被接受的周期。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包括我们编辑部成员和Taylor & Francis之间的相互配合,我们会根据读者、作者和科研人员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问题2:从期刊副主编的角度出发,您认为科研人员尤其是中国的科研人员想要顺利发表一篇好的论文,比较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王祖勇教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科研人员,尤其对于我们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来讲,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这本期刊有一个主编,还有几个副主编来协助主编的工作。我们的主编和副主编,对于如何发表一篇好的论文,我们的认识是一致的。
第一,一篇好的论文,必须要有新颖性,即novelty。那么首先是新,你要有新的点必须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其次,意义即significance,新的点必须要有意义,这也是主编一直强调的,我们要从别人的工作里面,或者从现有的工作里面去找别人没有做过的,或者现有工作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就是research gap。我们把握住 research gap,如果解决了,那么(文章)就具有新颖性,我们认为这是一篇好的文章最基础的要求。
第二,我们更期望从解决 gap的(过程)里面,去探索一些新的实验技术、新的理论和新的现象,那么这些可能会为我们将来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问题3:同行评审是期刊所有论文质量的保证,请您分享这本期刊的同行评审过程。
王祖勇教授:
我们秉承着高质量的开放获取期刊的要求,一般至少要求有两个同行评议的意见,我们才会决定是否接受一篇文章。
审稿人看不到作者信息,这就保证了客观公平,针对一篇文章的质量进行把关。主编或者副主编会根据审稿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把关,然后对一篇文章进行结论性决定接受还是不接受。
问题4:请您分享一些常见的拒稿原因。
王祖勇教授:
第一种是稿件的质量,我们主编或者副主编会对稿件的质量把关,比如我们前面讲的(稿件)是否具有新颖性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文章有没有实现问题的解决?如果一篇文章提出想解决一个问题,但是后面的研究内容并没有去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文章)可能就直接被拒稿了。
第二种拒稿比较普遍的是我们科研人员的稿件,进行同行评议后,审稿人会给出一个相对详细的评价,如果对一篇文章的评价比较负面,那么主编或者副主编会对整个稿件进行详细的进一步阅读,然后进行判断。如果确实与审稿人所给出的意见一样,我们会拒稿。当然还有一些拒稿的原因,比如文章不符合期刊的接受范围,我们会(直接)拒稿。
问题5:请您分享您所从事的这些比较聚焦的研究领域,在中国未来或者是全球层面上有怎样的发展前景?
王祖勇教授:
我所从事的领域叫生物材料,具体的,我所从事的是材料加工与成型,也就是制造领域。
我们课题组利用生物材料,利用加工技术的方法,把它做成一种生物可吸收的支架材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涉及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以及新的原理方面的创新和探索,我们最终给出来的产品是一种植入器件,主要用在临床的再生医学方面,当然我们现在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可以用在康复治疗,这也是一个未来发展的需求,以及食品保鲜方面,这些领域其实归纳为一个词就叫大健康。
所以,我们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服务于大健康的需求,这个领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光明的。因为健康是每个人的刚需,在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一个非常朝阳的、有强劲发展势头的前景。
我看到我们期刊的主旨也是围绕着大健康,这是作为其中的一个主旨进行发展的,我们围绕着大健康,去关心材料的技术、性能和发展,我相信我们的期刊也会随着这样一个大趋势的发展,而迅速发展。
问题6:请您分享您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动力来源
王祖勇教授:
我们在接受期刊副主编邀请的时候,会非常严肃慎重地考虑。主要考虑个人是否有时间完成工作,第二作为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除了要做科研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服务社会。
我接受期刊的副主编的工作,相当于在做一种社会服务,包括我们做评审工作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我觉得这是我们跟学术社会交流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体现了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学术社会的团体里面能够做一点点贡献。
我们既要保证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受影响,同时也要保证编辑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尤其是推动作者的文章能够快速高质量地与读者见面,是我们主要的工作。
有人说编辑工作是个很苦的差事,因为要不断的去做判断,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一件我们服务于学术社会的事情,所以也非常荣幸。
Materials Technology 期刊介绍
发表功能材料领域的杰出研究,包括生物材料、包装材料、柔性电子尤其是那些材料组成、结构和表面功能化,被赋予了特定、面向应用属性的先进材料。科学和工程方面可以包含加工和结构特性,从微尺度-纳米尺度到具体的功能。收稿范围:
先进功能材料:
• 能量储存和采集材料
• 先进磁性材料
• 压电,铁电,热释电和多铁材料
• 记忆材料
• 用于先进应用的纳米结构功能材料
• 混合和先进功能复合材料
• 新型功能材料的仿真与建模
• 先进功能材料在传感器和执行器中的应用
• 功能材料的先进加工制造
• 柔性电子器件的先进和新兴制造/加工技术,如2D和3D打印、平板印刷、图形化、自组装、器件集成和其他技术
• 柔性光电、机器人、封装、传感器、执行器等柔性器件的先进器件和设计
• 可穿戴式医疗监测、柔性显示器、柔性手机/计算机/数码相机、能量采集和存储以及其他柔性电子系统等领域的功能性应用
先进生物材料:
• 先进生物材料,其组成、结构和表面是为特定功能而设计
• 涉及先进生物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物理、化学或工程科学的研究
• 先进生物材料纳米结构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整合
• 生物传感材料
• 仿生材料
• 给药材料
• 混合、分层和先进的复合生物材料
• 生物支架材料
• 可控降解生物材料
• 用于生物相容性及其他生物功能特性的表面工程
• 散装、薄膜、纳米管/纳米纤维或粒子形式的生物材料
影响因子(2022): 3.1
JCR (2022): Q3
CiteSocre (2022): 4.8
CiteScore 最佳分区:Q2
稿件提交到初审决定:25天
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Group
ISSN: 1066-7857
E-ISSN: 1753-5557
感谢王祖勇教授在本次访谈中的分享,相信广大的科研人员和学者朋友对于Materials Technology 这本期刊以及生物材料的前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希望您在发表论文的过程中,能够从王教授的经验和见解中受益。
更多期刊信息,请点击这里了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