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jiesz 诗人、学者

博文

郭杰、项裕荣:“龙”文化漫谈(《解放军报》2024年2月7日“长征”副刊)

已有 2091 次阅读 2024-2-21 19:4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新春佳节将至,从干支纪年来说,新的一年是甲辰年;从生肖来说,则是“龙”年。

“龙”年,是振奋之年,腾飞之年。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着团聚的温暖、喜庆的快乐,同时,也为新的一年积蓄着能量、铆足了干劲。

干支纪年既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具体来说,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配合,于是每60年形成一个周期,称作“一甲子”。古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种不同的动物对应,于是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艺术韵味的纪年方式。在“一甲子”中,每个生肖都会出现5次。以辰龙为例,就有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共计5个“龙”年,终而复始,不断循环。

十二生肖,大多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家养或野生的动物,惟妙惟肖、活泼生动。唯有“龙”与众不同。它不是自然界存在的动物,而是经过古人想象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超现实生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象征意义。闻一多在《伏羲考》文中说:“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其他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由此可知,“龙”是我国远古时代在各氏族图腾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不断团结凝聚、统一强盛的过程,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

“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当我们说到自己是“龙的传人”,内心依旧洋溢着强烈的自豪与认同感。

“龙”字是形声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里描绘了它的形状和特性。早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中,都已经出现“龙”字,从字形上看,身体竖长,头上有角,身上有鳞有爪,显然具备着升天入水、兴云布雨的能力。关于“龙”的这种腾飞能力,古代典籍记载颇详。如《庄子·天运》云:“乘云气而养乎阴阳。”这是说,“龙”能乘着云雾而养息于阴阳之间。又如《管子·水地》云:“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这也是说,“龙”能随心所欲,能升入高空,潜入深渊,具有变化莫测的神通。更进一步说,与时俱进、顺势腾飞,是“龙”的特性。

在文学作品中,“龙”的种种神通和威力,往往是为了造福于人。屈原曾在《天问》中写道:“应龙何画?河海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汉代学者王逸解释说:“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所注……”屈原还在其代表作《离骚》诗中,充满感情地写道:“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他幻想着自己在奋勇追求美好理想的道路上,乘坐飞龙牵引、瑶玉装饰的车,云旗招展、一路腾飞。

“龙”不仅神通广大,而且是品行高尚的象征。在古代神话中,“龙”被看成是能够布云施雨、帮助人类解除灾害的龙王。祭龙祈雨之说,由来也颇为久远。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根据春夏秋冬季节不同,记述了求雨的仪式。秉承这种民俗传统,“龙”的意象也逐渐带有了丰收与吉祥的意蕴,并最终成为生活美满与乡社团结的标志。

在科学普及的现代,我们知道下雨等自然现象与“龙”无关,但古人以求雨的方式团结社会、凝聚力量,共同抵抗自然灾害,这种活动也蕴含着现实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中,“龙”的美好意蕴广泛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社会心理。比如《太平广记》中记载有“鲤鱼跃龙门”的民间故事,恰好反映了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特质。各地传承的元宵节舞龙、端午节赛龙舟等民俗,人们广泛使用的“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成语,都表达了乐观的精神和昂扬的志向。

在军旅文化之中,“龙”和“虎”一样,是一种精神与气魄的象征。如形容战士“龙腾虎跃”,是对其战斗意志的充分肯定;形容将帅“龙骧虎步”,是对其威武气概的赞美;形容地貌“龙盘虎踞”,则是对攻守形势的精辟判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民族特色的形象。“龙”作为十二生肖之一,除了一般生肖的文化意义,更以其腾飞之势,传达着独特的祝福与情感。腊月的一场降雪,令人联想起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所写:“飞起玉龙三百万……”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文化的精髓就浓缩在这简单的字句之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637-1422513.html

上一篇:郭杰:随遇而安(《连云港文学》2023年第6期)
下一篇:郭杰:镜子和鱼(《太湖》2024年第1期)
收藏 IP: 120.229.207.*| 热度|

2 郑永军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