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晚”表示何时
白居易《登西楼忆行简》诗云:“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唐。”其中“早晚”一词,即“何时”之义。又其《除夜寄弟妹》诗云:“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早晚重欢会”一句,犹言何时得与诸弟妹重聚欢会也。而其中“早晚”一词,亦即“何时”之义。“早晚”表“何时”之义,当出于白话,唐人诗中屡见。而李白尤喜言之,以其通俗流畅故也。如其《长干行》其一:“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口号赠征君鸿》:“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俱以“早晚”表示疑问,犹言“何时”也。其他,如李颀《寄司勋卢员外》:“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杨嗣复《花下醉中联句》:“我辈寻常有,佳人早晚来?”杜牧《赠别宣州崔群相公》:“衰散相逢洛水边,却思同在紫薇天。尽将舟楫板桥去,早晚归来更济川?”其意义相同,均谓“何时”也。
此义至今犹存,多见于方言口语。故《现代汉语词典》释云:“〈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你早晚上城里来,请到我家里来玩。” (见该书第1442页)今按,如此解释,虽大体不差,然未尽其义。盖“早晚”之表示时间,不惟“泛指将来某个时候”,亦可“泛指过去某个时候”也。仍以乐天之诗为例。其《正月三日闲行》诗云:“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其末联之义,略谓:借问春风何时已来到人间?亦不过从前天到今天,区区三天之间耳。此联紧扣诗题,自问自答,言春风之速、春意之盛也。盖“今朝”为正月初三,则“前日”为正月初一,即立春也。三日之间,莺语冰消,绿浪微动,鸳鸯展翅,杨柳轻拂,一片盎然春景,宜乎诗人有此慨也。而此“早晚”所指之时间,乃是“前日到今朝”,显非“将来某个时候”,实为“过去某个时候”也。又如《闲吟》(其二)诗云:“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此处之“早晚”,亦指过去一年之事。所谓古今相通、文白相通,此其显例。熟诵乐天之诗什,诚可通训诂之义理,而补辞书之不足也。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年第4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